美国“301调查”成因及对我市外贸影响
美国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宣布将对中国正式启动“301调查”。此次为“特别301调查”,调查内容是中国政府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创新方面的行为、政策、实践是否不正当或具有歧视性,从而限制了美国商业或对其造成负担。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14日在白宫签署行政备忘录,指示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针对所谓“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发起调查,以确保美国知识产权和技术得到保护。
一、“301条款”的由来及内容
“301条款”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第301条的俗称,一般而言,“301条款”是美国贸易法中有关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条款。该条款主要包含“一般301条款”“特别301条款”“超级301条款”和具体配套措施,以及“306条款监督制度”。“一般301条款”是美国贸易制裁措施的概括性表述,“特别301条款”、“超级301条款”、配套条款等是针对贸易具体领域做出的具体规定,构成了美国“301条款”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适用体系。“特别301条款”是针对知识产权保护和知识产权市场准入等方面的规定;“超级301条款”是针对外国贸易障碍和扩大美国对外贸易的规定;配套措施主要是针对电信贸易中市场障碍的“电信301条款”及针对外国政府机构对外采购中的歧视性和不公正做法的“外国政府采购办法”,而且其范围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从当前披露的情况看,此次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是“特别301条款”调查。
二、美国运用“301条款”的案例
美国曾多次运用“301条款”发起“301调查”打压竞争对手,上世纪60年代,通过该条款打击了崛起中的欧共体,巩固其经济霸主地位。从1974年至今,美国先后发起了120多次“301调查”,其中在1971年、1989年和1994年,分别利用“一般301条款” 和“超级301条款”三次重创日本经济,间接导致日本地产、股市泡沫破裂,经济陷入几十年的滞涨。
历史上,美国曾对中国进行过五次“301调查”,其中三次为“特别301调查”。从1990年起,美国将中国列入“优先观察国名单”,并分别在1991年4月、1994年6月以及1996年4月三次使用“特别301条款”对中国知识产权实施“特别301调查”,最终通过谈判分别达成了三个知识产权协议。期间美国也对中国实施了报复性惩罚措施,即中国向美国出口的纺织品、服装及电子产品,美国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除了知识产权调查外,1991年10月美国还对中国发起了市场准入的“301调查”,为期12个月,主要针对中国对美国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设置不公平壁垒问题,在1992年谈判达成协议。2010年10月,美国针对中国清洁能源政策措施启动“301调查”,最终通过谈判达成一致,美国未采取措施。不过,美国执着于“301条款”调查的单边报复作用,从1989年美国首次发布《特别301报告》至今,中国已经28次被列入其中,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最新发布的《2017年特别301报告》,11个国家被列入“优先观察国名单”,中国列于名单之首。
三、美国发起“301调查”的依据和目的
本次“301调查”主要依据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行政备忘录,调查将重点围绕中国企业是否“涉嫌侵犯美国知识产权和强制美国企业作技术转让,以及美国企业是否被迫与中方合作伙伴分享先进技术”等议题展开,以此判断中国有关技术转让、知识产品和创新的法律或政策是否对美国企业造成歧视。
实际上,美国国内政治因素是推动特朗普此次行动的主要原因。在竞选总统期间,特朗普就认为美中贸易逆差是不公平的贸易行为造成的,当选总统后特朗普欲借此兑现“美国优先”的竞选承诺,安抚国内情绪。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重点之一就是动用尽可能多的资源鼓励其他国家对美国产品和服务出口开放市场,并对美国的知识产权提供充分、有效的保护和执法。此前,美国直接退出了被认为损害美国利益的TPP,此次他给出的对华发起“301调查”的借口也是基于所谓“公平和对等的贸易规则”,实则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促进制造业回流,提高本国居民就业率。
除此之外,美国把“301调查”作为中美博弈的工具,一方面特朗普政府认为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未达到预期效果,希望借助“301调查”倒逼中国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如在服务业、高附加值制造业等领域。另一方面基于国际政治因素,美朝局势日趋紧张,在和平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上,美国急需中国发挥调和斡旋作用,为增加与中国谈判的筹码,美借“301调查”对华发难。
四、“特别301调查”对我市外贸的影响
(一)我市对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
美国是我市第1大出口国和第7大进口国, 今年1-7月份,全市对美进出口8.02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额的16.7%,同比增长16%,其中出口7.44亿美元,占全市出口额的23%,增长30.7%。
从进出口产品看,全市对美主要出口产品为机电产品、纺织原料及制品、化工产品、塑料制品和贱金属及其制品,分别出口2.15亿美元、1.33亿美元、1.11亿美元、0.58亿美元和0.34亿美元,分别占对美出口比重的28.9%、17.9%、15%、7.9%和4.6%。全市自美进口产品为大豆、棉花、化工产品、牛皮和塑料制品。其中大豆进口1862万美元,棉花进口935万美元。
从进出口企业看,全市对美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18家,合计出口3.66亿美元,占对美出口比重的49.2%,其中机电行业企业5家,化工行业企业3家。进口超百万美元企业14家,合计进口4975万美元,占自美进口比重的85.4%。
从贸易方式看,全市对美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一般贸易进出口占对美贸易额的80.7%。对美一般贸易出口6.08亿美元,占对美出口额的81.7%,同比增长27.8%,主要为机电、纺织服装、化工、塑料制品等出口行业。加工贸易出口1.35亿美元,增长45.3%,其中进料加工出口0.99亿美元,占比73.3%,主要为机电、户外用品、塑料制品、化工等行业。
(二)“301调查”可能涉及的行业
目前美国“301调查”涉及的具体行业、产品和手段还不确定,后续可能还有更多的系列政策措施跟进,预计调查时间将持续半年到一年,实际影响范围仍待评估。从当前情况看,与知识产权相关、同美国相同产业竞争激烈的行业存在较大涉案可能性。
1、高新技术产业行业首当其冲。美国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科技型、创新型企业遭受中国同类型企业崛起影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市场份额不断被蚕食,美国利益受到威胁。此前美国宣布针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发起“301调查”,包括通讯设备、集成电路以及新能源等创新前沿相关产业都属于可能遭受影响的行业。今年1-7月份,我市对美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67万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生命科学技术(主要为有机化学品)、计算机与通信技术分别出口2664万美元、2445万美元,江苏联化科技和盐城联化科技是对美出口有机化学品的主要企业,经了解,两家公司对美出口均属于来料加工,且已获得完备的技术协议和授权,“特别301调查”不影响其对美出口走势。智美达(江苏)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今年对美出口家用监控设备已达1800多万美元,该公司已在美成立公司,注册了美国商标并拥有相关专利,公司负责人对美国出口市场前景持乐观态度。
2、中美贸易中出口量大、存在叠加的行业易遭受冲击。美国启动制造业回归政策后,高端和低端产业都要向美国本土回归,目前我国在高、低端产业都有长足进步,出口美国产品中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增多,与美国本土相关产业企业叠加,形成了更加激烈的竞争态势。从当前来看我国对美主要出口产品中,机电、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容易受到冲击。1-7月份,我市对美机电、纺织服装等行业出口较大,两个行业合计出口3.48亿美元,占对美出口额的46.7%,占全市出口额的10.8%。美国为保护本土企业,增加居民就业,缩小贸易逆差,可能会对上述行业启动贸易制裁,一旦执行惩罚性措施,将直接导致我市出口增幅明显下降。
3、个别行业极有可能面临“双反”调查。在甜味剂行业,盐城捷康三氯蔗糖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内三氯蔗糖龙头企业,在国际市场唯一竞争厂家为“英国泰莱Tate&Lyle”公司。2015年4月泰莱公司在新加坡的工厂撤离至美国阿拉巴马州,泰莱的三氯蔗糖生产加工基地全部集中在美国阿拉巴马工厂,这对泰莱在美国发起对中国三氯蔗糖的反倾销诉讼极其有利,因此三氯蔗糖制造行业在未来1-2年内极有可能面临反倾销问题。
五、相关对策和建议
从国家层面上看,互利共赢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总体基调,中国是美国增长最快的重点出口市场,过去10年,美对华出口年均增长11%,高出我国对美出口增速4.4个百分点。中美间的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体现了“合作共赢”的价值理念。双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赢”,中国在开放市场方面一直积极努力并成效明显。目前中美实施了百日计划,并明确了未来一年经济合作的方向。同时中方积极改善外商投资营商环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7版)中外商投资限制性措施仅剩63条,降幅高达65%。中国在加强知识产权行政和司法保护力度方面的努力和成绩有目共睹,故而从两国长远利益看双方最终很有可能重返谈判桌,通过协商解决双边贸易中的分歧,共同寻求双方互惠发展的最优路径。
从行业和企业角度分析,当前我们应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贸易冲突,未雨绸缪、有的放矢。如果美国相关调查持续进行,相关行业和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应对。
一是合理使用WTO规则。对于双边贸易争端,中国应对的途径之一是拿起法律武器上诉WTO,对“特别301调查”的合法性提出质疑。地方外贸主管部门更要加强对相关条款和体制的研究,积极配合好国家有关部门,争取在WTO机制框架下与美国进行有理有据的斗争。同时做好各方面的预案和调查,对于不合理的单边制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进行WTO诉讼,以法律为武器,坚决反对单边贸易保护主义,采取反制措施捍卫合法权益,合理合法解决中美贸易争端。
二是行业协会、预警工作站发挥行业领头作用。利用此次调查契机,进出口商会、相关行业协会需发挥带头作用,从自身着眼,规范、梳理产业政策,牢固树立公平竞争意识,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既避免行业内恶性竞争,端正市场化方向,也正当规避触犯WTO等相关协定中的红线,切实维护公平的市场环境。对可能会涉及调查的相关行业和企业,盐城捷康作为省公平贸易预警工作站应配合相关行业协会,在充分评估行业风险的基础上及时做好产业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和共享,提醒存在调查风险的企业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尽快完成在手贸易订单,对正在进行或后续安排的订单,采取多种方式规避风险。
三是外贸企业要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打铁还需自身硬,广大外贸企业必须加强知识产权的运用和保护,加大境外商标注册、出口专利申报、产品认证、产品境外市场准入登记等自主品牌建设力度;加快研发创新,实现产业从低附加值和低质量向高附加值和高质量转变,促进创新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积极开拓新兴海外市场,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和竞争,在研发、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全球化布局,尽可能降低“301调查”等类似手段带来的消极影响。
四是坚持走创新引领、转型升级的新路径。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原动力,在经济新常态下要以知识产权为核心,强化对创新发展的支持和保障,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坚定不移继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化改革,并配合以适度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实现经济资源合理布局,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外贸结构优化,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