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跨境“外综服+走出去”:从一个平台到一种生态的蜕变
6月底,南京晒出了外贸“成绩单”:今年1-5月,全市累计进出口1604.7亿元,增长27.6%;其中,出口增长28.2%;进口增长26.7%,大大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曾经是南京开放型经济“短板”的外贸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这与这两年南京外贸创新融合发展,积极构建新型外贸发展生态息息相关。而以江苏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外贸新业态,正是补齐这一“短板”的中坚力量。
新业态补齐南京开放型经济“短板”
帮助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引导内贸企业“走出去”、助力创新创业……“互联网+外贸”就这样为南京开放型经济打开了一扇窗。在2016年度,江苏跨境累计出口额超45亿元人民币,排名南京市出口额第八,江苏省进出口额第十八,并成为省市外综服双料试点企业。
江苏跨境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风奎介绍,江苏跨境自成立以来,提出“外综服+走出去”的模式,通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引领了2000多家中小外贸企业走上“互联网+外贸”的转型之路,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肯定。“政府一系列推动内外贸融合的创新政策,让南京企业‘走出去’的脚步加快。”马风奎说,如南京市外贸综合服务出口退税池的启动,该模式为全国首创,加快了企业退税速度、降低了企业成本。同时南京还开通绿色通道——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外汇、退税等所有环节的外贸服务。
此外,南京的科教资源、人才积淀、文化内涵等优势,在新一轮创新型经济发展中正不断彰显,南京的投资首位度已经大步提升。
政企合力让外贸企业“不为钱发愁”
去年,江苏跨境作为首批试点企业,与南京市商务局一起设立了“南京外贸出口退税资金池”,为中小外贸企业的发展解除后顾之忧。据介绍,自设立以来,已为江苏省200余家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普惠退税融资服务,整体拉动出口额累计达84.6亿元人民币。
马风奎分析,外贸综合服务出口退税资金池有效解决了外综服企业在出口退税过程中因退税周期较长,垫付退税资金或占用资金较大的问题,使得外综服企业能够更自由健康有序地发展。据悉,中小外贸企业可以通过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直接获益于外贸综合服务出口退税资金池。资金池提升了企业的资金利用率与周转率,原本90天的资金占用,按现行方式下降为3天,资金周转速度提升了30倍。
为了让中小外贸企业安心发展,江苏跨境还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三级风控体系。第一级就是客户准入:在与客户试签阶段,对对方的工厂和产品进行双重的评定。第二级是在业务中间阶段:级别较低企业的产品必须进入江苏跨境的集中仓,经过验核后再通过物流清关,江苏跨境还会对企业进行随机的监装、抽检,对产品出样、型号等进行核验。第三级就是对客户的画像:以行业和区域进行大维度切分,对客户在自身所在行业的形象进行基本画像。画像之后,将客户分为一般客户、风险客户和信用客户,这个画像再反馈到前端,在业务进行中做出不同处置。
提升格局成为区域外贸生态的担当者
在南京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上,江苏跨境副总经理国莅丽在发言中提到:“江苏跨境2020年将达到千亿收入规模并实现IPO,希望市政府能够给予上市安排的便利;江苏跨境希望能加入到南京市贸易综合服务示范区的建设中,并获得一定的土地财政支持。”马风奎解释,这样的布局和规划是因为我们想从一个平台型公司,跨向生态型公司,力争与区域发展战略相协调,为南京,乃至江苏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马风奎表示,加入示范区可以把江苏跨境的发展目标与南京市服务贸易发展目标有机结合。如果可以加入,江苏跨境还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的服务水平,降低外贸门槛,帮助更多中小企业进入外贸领域。
今年,江苏跨境又对外发布了贸互达产品2.0以及贸互加、贸仙家两大新核心产品,从生态到社交,构建了以三大核心产品为支撑的多维度外贸生态图,努力满足外贸人全方位的需求,积极为中国外贸行业构建了一个更为生动活力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