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兴生物:实施质量品牌创新 推进企业快速发展

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4年,公司位于高邮市高邮镇工业园区内,占地180亩,公司注册资本12456.2858万元,是一家专业从事水产甲壳质(虾蟹壳)精深加工氨糖及衍生产品、原料药、保健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产品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生物化工(氨糖系列、壳聚糖系列、寡糖系列产品);二是精细化工(蒽醌、1-氨基蒽醌);三是定制化学品(医药中间体)。企业先后被评为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江苏省科技型企业、江苏省创新型企业、江苏省农业科技型企业,并于2015年12月在新三板成功上市(证券代码:835197)。公司坚持“对内练内功、对外抓市场”,加大技术创新、加大人才引进,实施“质量、人才、品牌、上市”五大战略,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一、加大科技投入,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近年来,日兴企业紧紧围绕“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奋斗目标,加大了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公司2008年建立起了江苏省甲壳质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0年建立起了农业部国家虾蟹类综合利用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2011年建立起了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和引进宋湛谦院士团队建立起了扬州市院士工作站,2012年建立企业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2013年建立企业重点实验室,2015年建立了省博士后工作站。每年的技术开发费用都占销售额的4.3%左右。
1、建立了现代化的研发平台和中试基地
    公司建有1500多平方米的研发中心,其中包括1300多平方米的实验、检测和1万级微生物场;还建成了450平方米的新品中试车间,并在建设期内完成了年产420万元的功能壳聚糖生产线的建设,并配备了中试生产设备;建有200平方米的现代化培训与交流中心,为国内外技术合作与交流提供了高水平的场所,600平方米的新产品中试车间。公司实验室被评为扬州市优秀实验室。公司研发中心技术开发仪器设备原值已达到1600万元,并配备了自动化程度高、精度等级高的试验设备和检测仪器。
2、平台助企业承担多个重大科技项目,研发产品多个获奖
    以创新平台为依托,企业承担多个重大科技项目: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功能性壳聚糖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2009年);江苏省重大成果转化——生物转化和膜谱技术制备植物源氨糖(2015年);国家创新基金——甲壳质资源清洁生产精加工分离提取功能性壳聚糖等衍生产品(2009年);国际合作项目——植物氨糖的开发与应用产业化项目(2010年);江苏省重点新产品项目——植物氨糖盐酸盐中试及其产业化(2011年);国家火炬计划2项:功能性壳聚糖(2010年)、多用级壳寡糖(2011年);国家星火计划1项——虾蟹壳精深加工功能性壳聚糖(2012);国家星火计划1项——玉米渣精深加工植物氨糖盐酸盐应用开发(2013);江苏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1项——一种分离提取龙虾头中虾青素的研发(2013);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升级专项1项——6万吨∕年废弃生物甲壳质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2014)。
    研发产品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奖二项,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二项,江苏省优秀新产品奖一项,国际发明奖两项,江苏省专利奖一项,扬州市科技进步奖二项。
3、成功研发出多个高新技术产品,并获相关授权专利
   通过实施多层面的研究开发出甲壳素系列衍生新产品——D-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功能性壳寡糖、水溶性壳聚糖、高粘度高密度壳聚糖、虾青素、甲壳素纳米硒、植物氨糖、多肽虾膏、BRC(食品级)氨糖等产品,以自主创新为主线,以实现高新技术产品的产业化生产为目标,成功获批高新技术产品21个,获批授权发明专利15件,实用新型专利4件,新申报发明专利24件,实用新型专利2件。
二、加大人才招引,推进企业活力发展
1、组建了优秀的创新团队
    以中心为平台,以先进技术、和谐的研发环境、良好的生活工作条件,吸引有志于氨糖衍生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科技人员,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高效精干的高水平研究创新团队,经过中心一年多来的努力,中心技术职工人数达到了46人,其中:高级专家人数8人,博士后1人,博士2人,中级人才20人,15名专业管理人员和实验服务人员。公司2010年引进北京林业大学蒋建新教授(获批“江苏省双创计划”、“扬州绿扬金凤计划”);2011年引进了林化所宋湛谦院士团队建立了院士工作站;2012年引进南京工业大学徐虹教授(获批“扬州绿扬金凤计划”);2012年引进了史劲松教授团队,建立了省研究生工作站;2013年引进了中科院过程研究所丛威教授;2014年引进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孙达锋研究员(江苏省科技副总特聘专家);2014年引进浙江工业大学柳志强博士(获批“扬州绿扬金凤计划”、高邮第一批”秦邮人才集聚计划”);2015年引进南京工业大学冯小海教授(“扬州绿扬金凤计划”重点人才),同年引进江南大学王文龙博士(“扬州绿扬金凤计划”优秀博士人才)。公司还花重金聘请了7位国内知名的生物化工、发酵工程专家为公司技术顾问,常年都有1~3人驻厂工作,指导企业的研究开发、工艺改进、人才培养等工作。
2、与高等学校、院所建立起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公司在继续加强与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的基础上,并且新增了与江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科院过程研究所、浙江工业大学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扬州日兴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开发和产业化制造基地,开展甲壳素系列衍生产品研究和分析以及关键产品的研发,同时公司为高校学生提供研究课题和实训基地。
三、加大环保投入,推进企业生态发展
    公司按照“高标准、高起点、严要求”的原则,坚持环保先行、职工健康第一,大力推进设备自动化,力促企业华丽转型。
    2014年公司投入1000万元左右对全厂的废水进行集中预处理,达标后排入污水管网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2015年又投入2100万元,完成了环保三期工程——4000t/a固体废物焚烧处 理项目前期基础建设和设备安装工作,目前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系统已经正常运营;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保基础。
四、加强品牌建设,推进企业永续发展
    品牌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公司管理者认为: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支撑的商品是脆弱的商品。“邦力生”商标2015年被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江苏省著名商标”,2015年该项目产品被江苏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江苏省名牌产品”称号,为更好的拓展国际市场,“邦力生”品牌成功在美国注册商标、并获得2017-2019年度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通过入围国际知名品牌计划项目,积极推进公司邦力生产品的国际认证,消除贸易技术壁垒,公司也是全国唯一一家氨糖行业通过英国BRC(食品安全全球标准)企业。
    公司2016年出口额达5200多万元,通过该品牌项目实施,公司继续加强出口市场的开发,提高出口量,计划三年内出口达到销售3亿元,促进公司资源向名牌产品、重点领域配置,促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产品知名度,将日兴生物公司建设成“技术先进、品种合理、节能高效、生态环保、效益良好、竞争力强、稳定和谐”的公司。 
    品牌建设的成功与公司一直贯彻执行“起步—发展—维护—提升”品牌战略分不开。日兴坚持走品牌建设之路,不仅维护好现有邦力生品牌,而且还要积极争创新的中国著名品牌,实现名牌产品系列化;同时从“实”、“宣”、“查”三方面着手抓好企业的标准化建设,确保各类标准得到有效执行,严格实施“质量一票否决制”,全面运行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以高质量产品推进品牌建设,以品牌建设推进企业的永续经营,做长盛不衰的百年企业。
  • 分享:
活动报名
企业名称:
姓名:
职务:
手机:
备注: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