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技领域并购审查趋严,中国投资者转向以色列
(来源:参考消息网、路透社)
2016年,中国对以色列的投资飙升至原来的约10倍,达到创纪录的165亿美元,资金主要涌入以色列新兴的互联网、网络安全和医疗设备初创公司。
据路透社、财富杂志5月11日报道,随着美国对外国并购新兴科技公司审查加严,中国投资者在2016年放弃了大量此前已宣布的在美国进行的并购计划。对中国买家来说,以色列资产不仅比美国更容易获得,相关中介服务也比较便宜,更有助于以色列公司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巨大的中国市场。
当然,以色列对中国投资也并非一概欢迎,政府已对购买主要金融资产(如保险公司)表示担忧。报道还指出,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CFIUS)是中国在美并购交易主要障碍,而以色列是美国盟友,中国对以色列敏感科技的投资也可能引起CFIUS关注。(来源:参考消息网、路透社)
附:以色列投资优惠计划
以色列全国总面积仅为2.5万平方公里,大约是广东省的七分之一,但却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商业自由程度、新闻自由程度和整体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而且充满了高科技创新企业。这样一个“小”国家,在过去的几年里,以加倍的速度吸引了大量的外商投资。
根据全球经济指标(Trading Economics)的统计,以色列2016年第三季度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增加了85.56亿美元,接近2009年全年外商投资总额44亿美元的两倍。另据其预计,以色列2017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将达到194亿美元。
以色列的外商直接投资为何增长得如此迅猛?以色列到底是哪些方面吸引了外国投资者?
虽然以色列国建国仅比中国早一年,且其仅长290英里(470公里),最宽处也仅有85英里(135公里),但以色列凭借其领先于全球指数的经济竞争力、高度汇聚的创新人才、推崇试验和勇气的文化、热衷于为投资者创造扶持条件的政府以及其他特有的优势,超越了其狭小领土和短暂历史的局限,成为了一个领先的投资地域。
其中,为吸引境外和本土资本的投资,以色列政府制定并实施了《资本投资法》。该法律主要包含了两种有条件的优惠计划——补贴计划和税收优惠(降低税率和免税)计划,为有意投资以色列的公司和个人提供最大限度的扶持条件。
1、补贴计划。仅适用于满足以下全部条件的企业:
·在以色列注册的工业企业;
·位于指定的国家重点区域(主要是以色列北部的加利利、南部的内盖夫和耶路撒冷);
·具备国际竞争力(例如具有出口能力),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公司除外;
·不得同时申请或已申请雇佣补贴(企业雇佣了残疾人员的除外);
·对于框架性补贴:该框架不应有任何潜在的法律问题困扰。
该补贴计划主要对增添生产设备、建设厂房和购进固定资产进行补贴。
2、税收优惠计划。适用于以下企业:
a)重点企业:
公司年销售额的25%来自出口,且被授予“批准企业”地位。
b)特殊重点企业:
满足以下任一标准的大型公司:
·在以色列的年度总收入达到或超过15亿新谢克尔;
·合并的资产负债表达到或超过200亿新谢克尔;
·制定并实施符合特定条件的商业计划,例如在以色列中部投资8亿以上新谢克尔用于生产性设备,或在中部雇佣500个以上雇员。
以色列国的标准企业所得税税率是26.5%,而上述公司的企业所得税税率最低可低至5%,而股息税率最低可低至15%。
除了前述两种计划,以色列国还提供雇佣扶持计划,以增加劳动者就业率,同时扶持少数民族和残疾人在劳动市场上就业。该扶持体现在新就业雇员在规定期限内的薪资上。据以色列国经济部所称,雇佣扶持将用于工厂、电话呼叫中心、计算机服务支持中心或物流中心的设立或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