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竞争迎接挑战 铁肩担责再创辉煌

——南通三建“走出去”的回顾与展望

南通三建进入国际市场开始于1983年,经过三十多年的国外市场打拼,目前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建筑综合集成服务商,海外援建项目得到了商务部的高度认可。拥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自主经营权、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A级实施企业资格等。

南通三建83年“走出去”至今,成果与风险相依,欢笑与眼泪相伴。仅海外员工的撤离行动就经历了四次。2015年3月份。也门国硝烟再起,南通三建援建“也门国家大图书馆项目”工程也不得已再次中断,4月3号,在中国海军护航舰艇编队的保护下,公司149名海外员工经过四个国家的辗转,用了140多个小时,最终平安到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当公司领导亲临机场迎接,员工们个个泪流满面,感谢祖国的强大,感谢地方各级政府在此次行动中卓有成效的工作。同时,我们南通三建海外员工纪律严明,行动一致,听从指挥,共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带头作用,危险面前勇于担当,主动留守最后撤离,“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三建铁军精神也为全部安全撤离奠定了基础。

为了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走出去”,2015年5月,我们借庆祝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成立58年之东风,通过整合原江苏南通三建的全部海外资源,正式成立了“中国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一个全新的海外事业总平台,根据工作需要,中国南通三建集团注册地在香港,总部在纽约,国内运营中心在北京。

中国南通三建成立以来,我已先后多次,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揣着目标,大规模组团考察国际市场。通过考察访问,我深切感受到,海外市场机会很多,诱惑很大,但充满竞争,充满风险。目前,中国南通三建海外项目正有条不紊全面推进,如赞比亚、纳米比亚、泰国、肯尼亚等国项目。

做海外项目不确定的因素很多,“走出去”不会是一帆风顺,如项目国因战争、恐怖活动引发的政治风险,以及原材料价格和汇率波动等带来的经济风险等等。

回顾总结过去“走出去”的历程,我有两点深刻体会:

一方面,祖国是“走出去”企业的靠山。国家强大是“走出去”企业抗风险的保障,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走出去”在国外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保障。另一方面,民企走出去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一是自身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二是要有一支特别能战斗的人才队伍,如熟悉项目国的政策法律和人文环境的人才,深谙海外经济运营常识、财务结算方法,能接单会管理的人才,精通建筑设计、肯吃苦的建筑大军;三是要有一定的国外资源。

我们的时代,已从技术时代、知识时代发展到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在给我们带来无数机遇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竞争和风险。我们一定要利用民营企业自身决策快、机制灵活的特点,抢抓机遇走在前沿,顺时而动、因机而发、乘势而上。既要有接应机遇的头脑和准备,更要有接应竞争、驾驭风险的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坚定信心,坚定不移加快“走出去”步伐。从国内形势来看,当前,国内经济处于新常态和三期叠加期,建筑房产行业呈现断崖式下降,形势十分严峻。从国家政策来看,对走出去给予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一带一路蓝图的描绘、亚投行的顺利成立等,都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自身发展来看,南通三建发展到现阶段,到海外参与更高层次的市场竞争、获得更大纵深的发展空间、增强自身调适能力,条件已基本成熟,我们有直面竞争,迎接挑战的准备,也有规避风险、承受风险的预警,加快“扬帆出海”是一个必然选择。

(二)深入调研,高起点布局企业发展战略。在布局战略上,非洲为中长期战略重点、亚洲为近期战略重点,拉美地区则是我们的机会战略重点,同时,不排除特定机会区域选择,以逐步推进完善中国南通三建的全球战略布局。在实施战略上,坚持“稳固经援、加大借船、一手承接、投融实业”四轮并行,通过建设工程、地产开发、城市(镇)综合开发、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一体化开发,投融资平台和国际贸易平台等多业态协同发展,做强房建工程、做大市政建设、突破地产开发、拓展投融实业,实现从工程分包商向工程总包商的转变,从工程项目向投融实业的转变,实现“游击战”向“阵地战”的转变。

(三)学习为先,切实转变观念,“走出去”要通过“走进去”和“走上去”来实现。走出去,就是跟着国家大势走,跟着国家领导人访问的路线走,跟着大型央企国企走。走进去,就是带着我们的产能输出、带着我们的管理与技术,结合项目国的实践走进项目国。走上去,就是寻找与当地有实力的品牌企业进行差异化合作,逐步与当地的文化融合,树立中国南通三建的品牌,实现企业的本地化运作,实现软实力的输出,做到真正的走出去。(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黄裕辉)

  • 分享:
活动报名
企业名称:
姓名:
职务:
手机:
备注: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