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一带一路”新签工程合同额逾250亿美元

一季度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新签工程合同额逾250亿美元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稳固推进,“一带一路”沿线成为合作的热点。中国商务部官员19日在北京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462.1亿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签项目758份,新签合同额250.9亿美元,占比55.4%,同比增长67.8%。

第七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暨第二届中拉基础设施合作论坛新闻发布会19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商务部合作司商务参赞韩勇表示,在“一带一路”和国际产能合作背景下,中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增长较快,重点项目亮点突出,一季度,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400.9亿美元,同比增长55.4%,其中“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投资35.9亿美元,同比增长21.5%。

在国际产能合作领域,韩勇介绍,2015年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70.4亿美元,增长154.2%,其中高铁、电力等领域取得历史性突破。今年一季度,对外投资流向制造业领域有54亿美元,增长125.9%,特别是对装备制造业投资为26.5亿美金,同比增长了176%,有力带动了装备、技术、服务和标准走出去。

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方面,据介绍,截至目前,中国在建的75个境外经贸合作区,已带动国内关联产业118家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累计投资超过180亿美元,创造产值约420亿美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资占比较大,借助境外经贸合作区平台,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开展对外投资与合作,推动了“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中新网)

伊朗计划在2025年前建设9个核电站

据伊朗《德黑兰时报》4月9日消息,伊朗原子能机构(AEOI)发言人卡玛万迪(Behrouz Kamalvandi)周六称,在伊朗20年愿景计划结束的2025年前,该国将建设9个核电站,届时,该国10%的电力将通过核电输出。(商务部)

中东北非地区能源投资将在5年内达到9000亿美元

据《阿拉伯新闻报》网站4月13日报道,阿拉伯石油投资公司(APICORP)发布报告显示,中东北非地区实施和计划中的能源投资在未来5年内将增长19%,增长额1450亿美元,5年内投资总额将达9000亿美元。其中2890亿美元投资已落实到在执行项目上,6110亿美元属计划中投资。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对于能源产业链的全面投资计划是带动地区投资的主要驱动力。伊朗和伊拉克将扮演追赶者的角色,但在过程中将遇到很多挑战。阿尔及利亚和埃及是能源投资的两大增长点。而摩洛哥、突尼斯、约旦对于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将带动投资增长。(商务部)

阿联酋联邦水电局启动阿治曼三座新电站招标

据迪拜《宣言报》4月17日报道,阿联酋联邦水电局局长穆罕默德·萨利赫称,阿治曼三座新建电站招标已经启动,预计项目总金额为3亿迪拉姆(约合8200万美元),在未来两个月内即签署合同,施工期为22个月。

穆罕默德表示,新建三座电站是为该区域在建工程和居民区供电,也是为了满足阿治曼经济和建筑发展的需求。联邦水电局正着力实施在北部酋长国区域的第二阶段的水电项目,包括架设空线和地线、变电站等覆盖阿治曼、拉斯海马和乌姆盖万,其中有些项目已经完工,有些接近完工。(商务部)

越南政府拟投资3.14亿美元用于工业节能项目建设

据越南《人民报》4月8日报道,越南政府总理近日批准的《越南工业节能项目清单》,拟使用世界银行贷款执行。清单中包括60个节能和能源项目,总投资额3.14亿美元,均将于2020年前实施。其中,世行贷款2.017亿美元,越方配套资金1.123亿美元。据预计,项目每年将节省186万吨油当量(TOE)并减少967万吨温室气体排放。(商务部)

中国能建葛洲坝一季度新签合同额484.16亿元 同比增长26.84%

4月12日,中国能建葛洲坝发布公告,2016年1月至3月,公司新签合同额累计人民币484.1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84%。

其中,新签国内工程合同额人民币373.75亿元,约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7.2%,新签国际工程合同额折合人民币110.41亿元,约占新签合同总额的22.8%,新签国内外水电工程合同额人民币97.87亿元,约占新签合同总额的20.21%。(中国能源建设集团)

中国建筑承建美国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工程成为詹天佑奖首个海外工程

日前,第十三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承建的美国纽约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大桥及附属高架匝道桥改扩建工程获第十三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成为詹天佑奖设立以来首个获奖的海外工程。

汉密尔顿大桥位于美东地区高速工楼主动脉95号和87号州际高速公路交汇处,日均交通流量高达三十万车次,是当今世界上最繁忙的高速公路立交枢纽之一。该工程总合同额超过4亿美元,是纽约州交通部有史以来最大的单体项目,也是中国承包商在美国本土最大的基础设施工程。(国资委)

梅德韦杰夫说俄远东地区潜在投资将达万亿卢布

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19日在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俄远东地区已经运作12个跨越式开发区,潜在投资额将达1万亿卢布(1美元约合66卢布).

梅德韦杰夫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支持远东地区发展。除跨越式开发区,还建立了国家基础设施支持机制,已经筛选出九个最有前景的项目,总额近2200亿卢布。还有六个项目将得到远东和贝加尔地区开发基金95亿卢布的国家财政拨款。此外,俄正继续建立经济特区和自由港等。

梅德韦杰夫说,为了吸引人们去远东,政府起草了一项法律草案。该法案允许俄每位公民获得1公顷地块,无偿使用五年,到期后无偿办理租赁或转为私有。目前,俄政府正大力实施远东开发战略,积极吸引外资。俄总统普京曾表示,俄远东地区是俄发展同亚太国家关系的平台,发展远东是俄政府的长期政策。(新华社)

中国与东盟基建合作进入“提速期”

如何加速中国与东盟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领域合作,正成为多方关注的热点。当天,“中国东盟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对话会”在北京举行。

许宁宁在对话会上表示,东盟作为中国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重要市场,需求旺盛。“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发展和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实施,中国与东盟间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依托的相关工业园区、港口码头、道路桥梁等开发项目越来越多。”他以印尼为例:《印尼政府2015-2019年中期建设发展规划》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优先发展重点,已准备了313万亿盾(约合231.9亿美元)建设资金。东盟目前正在大力推进东盟经济共同体建设,这给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企业带来了海外发展新机遇。2015年1至11月,中国企业在东盟新签承包工程项目合同1381份,合同额284亿美元,同比增长41.2%;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东盟投资22.9亿美元,同比增长44%。(中国-东盟自贸区网站)

亚投行将投资中亚地区三条公路 打造新丝绸之路

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正希望铺设一条新的丝绸之路,其首批项目中至少有三个聚焦于中亚和巴基斯坦的交通要道。

亚投行已表态称,它将执行与世行和亚开行同等水平的治理标准。上周,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和世行行长签署了一项框架协议,使两家机构能够开展合作,共同为项目融资。亚投行预计今年将批准约12亿美元融资,其中包括十几个与世行合作的尚未宣布的项目。

在塔吉克斯坦,亚投行将联手亚开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帮助为连接该国首都杜尚别(Dushanbe)至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的图尔孙扎德的一条公路提供建设资金。预计亚投行将会参与出资的第三个交通项目是Bakad环路,这是世行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在哈萨克斯坦商业之都阿拉木图的一个联合项目。这三个项目将在本月底之前获得亚投行投资委员会初步批准,随后在6月获得该行董事会的正式批准。

亚投行由中国倡导设立,是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于今年1月中旬正式挂牌成立。亚投行的法定股本为1000亿美元,目前总认缴股本为981.514亿美元。中方认缴额为297.804亿美元(占比30.34%)。

(来源:和讯网)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