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信息】2016年医药行业年度分析报告

来源: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1
全球医药市场概况

        2015年全球医药市场需求维持增长,这反映了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人口规模扩大、老龄人口比例提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改善对刚性需求的支撑。不过,各国政府对医药市场影响的渐趋增强——表现为在发达国家延续财政紧缩政策的同时,发展中国家在资本外流、货币贬值以及由此加剧的公共债务危机阴影下,也开始收紧银根,这导致公共医疗卫生支出受到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销售额的增长。另一方面,受非美货币大范围贬值影响,以美元计,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出现萎缩,这在拉美和中东欧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

        根据BMI的估计,2015年全球药品销售额实际增长率约为3.7%,但以美元计,销售额同比下降5.3%;发展中国家销售额亦有所下滑,结束了此前十年的连续较快增长——尽管自2012年起,增速已经出现明显放缓。与药品市场相比,医疗器械市场的成长性较好,近年来,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增速始终高于药品。不过,自2012年起,受主要医疗器械市场监管趋严、各国纷纷削减医疗预算等因素影响,增长势头也在减弱。2015年,由于非美货币大范围贬值,以美元计,全球医疗器械销售额同比下降3.8%。

图表 1  2010-2015年全球医药产品销售额及同比增速(亿美元,%)

数据来源:BMI;E为估计值

2
重点区域医药市场概况

        表格1列明了全球主要区域2015年医药产品销售额增长情况。具体来看,以美元计,除北美、中东及北非两个区域销售额录得小幅增长外,其他区域都为负增长。其中,欧洲西部、拉丁美洲和中东欧三个区域降幅均超过10%,反映了经济增长减弱、政府财政紧缩和货币贬值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表格 1 2015年全球各区域医药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速(以美元计,%)

数据来源:BMI

        亚太地区:2015年亚太地区医药产品销售增速有所放缓,中国市场增长放慢对区域整体形势拖累明显。尽管以美元计销售额有所下降,但以当地货币计,区域内各国医药销售额仍维持正增长,表明市场需求还在继续扩张。此外,2015年区域内发展中国家销售增速依然明显高于发达国家。

        欧洲西部:2015年欧洲西部地区医药产品销售增长缓慢。子区域中,南欧医药市场最为不景气,区域内的意大利、希腊和葡萄牙三国医药销售额以欧元计亦有所下降,以美元计降幅更甚。政府成本控制政策限制、监管环境挑战性趋强是近年来该地区医药市场景气低迷的主要原因。

        中东欧地区:2015年中东欧地区医药市场表现不佳,特别是独联体国家,这主要受到经济低迷、货币贬值和财政紧缩的影响。区域内各国医疗服务体系普遍面临资金不足,但即便如此,医疗开支仍占据政府支出的相当比例。因此,在财政紧缩的政策导向下,公共医疗支出难免被进一步缩减。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使用低价仿制药,采用联合采购机制压低药品采购价格,同时在货币贬值、进口成本提高的情况下,鼓励本土医药行业发展,以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

        拉美地区:2015年拉美各国政府继续出台各项措施改善当地医疗环境,包括与其他国家建立合作机制、改善医疗设施、提高医疗机构科技水平、扩大医疗保障范围、加大疾病控制和研发投入等。但受政府财政实力较弱、政治局势不稳定等因素限制,很多措施难以按计划落地并发挥实际作用。

        中东和非洲:2015年中东和非洲地区医药市场维持增长,但来自低油价、预算紧缩和仿制药替代等方面的挑战也在增大,整体市场风险较高。中东和北非地区由于市场较为成熟、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政府重视程度较高,与撒哈拉以南非洲相比,市场环境相对较好。

3
重点国别医药市场概况

       2015年全球主要国别医药市场表现整体趋缓但差异性犹存。发达国家市场中,除美国医药市场在经济较强复苏和药品价格走高的带动下实现稳定增长外,亚太地区发达国家及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均表现不佳,拖累因素包括经济复苏疲弱和药价控制、削减医疗开支等政策限制。新兴市场中,印度医药市场需求仍维持较快增长,但受出口下行压力增大影响,制药行业面临的挑战加剧;中国经济增长减速,医药产品销售额增速亦同步放缓——尽管仍维持较快增长;巴西政府为挽救衰退的经济开始削减财政支出,这在制约医药市场整体增长速度的同时,也给仿制药企业扩大市场份额带来了机会。

4
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形势

       2015年,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增速进一步下滑,医药出口贸易形势严峻。不过,从商品出口贸易额下降的大局来看,医药出口贸易形势相对稳定,表现出较强的需求刚性。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医药产品累计实现出口额564.40亿美元,同比增长2.70%,增速较2014年下滑4.68个百分点;出口数量同比增长7.18%,增速较2014年下降4.58个百分点,表明外部需求虽仍有增长,但增速持续放缓;出口均价仍处下行通道,同比下降4.18%,表明出口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仍然需要牺牲价格来维持市场份额。从具体类别来看,2015年中药类和西药类出口增长减速,医疗器械类出口增速则有所回升。

表格 2  2015年中国医药产品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

        中药类:2015年,我国中药类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4.95%,增速较2014年明显下降,并由2014年出口金额增长最快的类别跌至第二。各子类中,提取物和保健品维持较快增长,但增幅收窄;中成药出口实现反弹;中药材及饮片出口额大幅下滑。

        西药类:2015年,我国西药类产品出口增速显著放缓,全年出口额同比仅增长0.42%。各子类中,传统大宗原料药出口几近饱和,2015年出口额小幅下降,低迷势头已无法逆转;西药制剂出口维持较快增长,但由于金额占比较低,对西药类整体出口增长拉动有限。

        医疗器械类:2015年,我国医疗器械类产品出口增速较2014年有所回升,全年出口额同比增长5.73%。各细分类别中,除医用敷料出口额小幅下降外,其他类别出口额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口腔设备与材料和医院诊断与治疗设备涨幅最大,这反映了行业转型升级对出口产品层级的优化作用。

5
我国医药产品出口信用风险走势

       2015年我公司医药保健品业务总体出险率较2014年微幅提高,表明医药产品出口信用风险略有上升。从具体承保国家来看,在2015年我公司医药保健品业务主要承保国家/地区中,出险率较高的国家为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土耳其、印度和巴西,这些国家均为新兴经济体;同年我公司医药保健品业务出险率前20位的国家中,绝大部分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以非洲国家为主。这也表明,我国医药产品对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压力持续存在。

6
我国医药产品出口前景展望

       在国内医药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速放缓、行业制造能力依然过剩的背景下,后期中国制药企业还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全球市场资源来消化国内过剩产能,这将带动医药产品出口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近期人民币的贬值也为企业出口提供了较好的时机,原油价格维持低位则为利润提供了更大的空间。但另一方面,行业出口面临的困难不断加剧,出口前景不确定性增强。事实上,这在2015年的医药出口贸易形势中已经有所体现。

        2016年中国医药产品出口料将维持个位数的低速增长,出口金额增长率预计在3%-5%之间。这一谨慎预期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回升预期依然缓慢,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二是拖累医药产品需求增长的下行压力仍然存在,并有进一步加剧的风险,预计全球医药产品需求将继续低速增长;三是国际监管标准趋严,贸易壁垒日渐升级,导致中国药企出海频频受阻;四是在当前全球医药行业转型升级的时期,各国纷纷把握机遇,积极发展本国医药产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五是我国医药产品传统优势正在弱化,而行业转型升级尚未形成新的优势。

        各子类中,中药类出口有望维持中低速增长,除受国际市场对我国中药类产品的需求增长支撑外,中医药政策扶持力度较高、“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也将助益于出口规模的扩大。西药类中,西药原料药出口形势仍不乐观,制约产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并未得到解决,产能过剩、低价竞争依然持续;西药制剂出口则将继续快速增长,随着制剂国际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在拓展欧美市场方面取得一定成绩,西药制剂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长空间较大。医疗器械行业政策密集出台,后期随着政策红利的不断释放,行业规范和监管不断提升,我国医疗器械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将不断增强。但考虑到全球医疗器械需求增长放缓,加之我国出口产品多为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这类产品的创新空间较小,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加附加值、提高出口竞争力的难度较高,因此预计我国医疗器械产品出口还将继续受到低价竞争问题的困扰。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