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重视国际工程承包的合同交底工作

合同交底是合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合同落实的重要阶段。一些企业由于不重视向合同执行层做合同交底,致使项目经理部不能全面、准确理解合同要求,不清楚合同的主要风险点,故而不能有效控制合同风险,最终导致项目经营失利。这样的经营教训是深刻的,应引起走向国际工程建设市场的的承包商高度关注。 

合同交底


  合同交底是承包商合约管理部门组织,由参与合约签订的人员向合同执行者(项目经理部)就理解和执行工程承包合同相关事宜所进行的全面交底工作。

  承包商组织合同交底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将合同签订的背景和合同的主要内容交待清楚,才能确保准确履行合同;只有将合同风险点说明分析到位,并提出风险控制策略和措施,才能保证承包商规避或降低风险,实现项目管理目标。对于一些承包商出现的参与投标是一批人,合同谈判、签订合同又是一批人的情况,如参与人不能及时、准确向项目经理部传递与正确履行合同有关的信息,则必将会造成执行合同过程中的种种被动,甚至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做好合同交底的意义


  一、熟悉合同的要求

  有效的合同交底可使执行合同者清晰合同条款的要求,防止因对合同不熟悉而不能正确履行承包方的责任和义务的问题发生。

  二、明确执行合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内容很多,如一份完整的合同往往达数百页。关键的合同条款以及各条款之间的关系、对主要合同用语的理解等,如仅寄希望于合同执行者逐章逐页地阅读把握,往往会事倍功半,这样做不仅费时费力,还不易准确把握重点。通过合同交底及解答接受交底人的提问,执行合同者可全面理解和掌握合同要求。

  三、有利于及时发现合同中的问题

  如合同中用词模糊、职责界限不清的条款或存在条款互相矛盾的问题等可在合同交底过程中被发现,以便合同签订者尽早采取补救措施,防止损失。

  四、规避或降低合同风险

  合同交底工作的一个重点是将承包商在投标及签约过程中所分析出合同风险交待清楚,以便合同执行者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能主动采取预控措施以规避或降低合同风险。

 做好合同交底的基础工作


  承包商只有做好合同交底的基础工作,才能保证合同交底的质量。

  一、准确翻译合同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基本都是以工程所在国的官方语言(主要是英语、法语、俄语等)为主,中国承包商在使用合同文件时必须将其翻译成中文文本交予项目经理部执行。合同的翻译要以“准确”为首要条件,否则就不能完整准确地执行合同。为了做到这一点承包商必须配备具有一定翻译水平,并熟悉合同管理的专业翻译人员。

  二、读懂合同要求

  只有读懂合同,才能把握关键环节和风险点,才能清楚如何保障承包商的自身权益。读懂合同即研读每一条款和关键字句,以明确合同双方的权责和义务,准确理解合同的要求和限制性约定。没有读懂合同,就无法开展有效的合约管理。较多的案例表明,在国际工程承包合同执行过程中经常发生的承包商违约或出现与工程师或业主方争议问题,其原因往往多是因为对合同条款没有读懂,而导致与对方的理解不一致。

  承包商必须克服目前较多存在的专业人员外语不过关、翻译人员不太懂专业的问题。企业要培养自己的语言、专业均具有较高水平的合约管理专家。

  三、分析合同风险

分析合同风险与合同签订前的合同评审还不是一回事。合同评审是对合同涉及的与承包商责任、权力、义务有关内容所进行的全面评议和审查的活动,其目的是评审承包商是否有能力实现合同的要求和发现需与发包方澄清和做进一步合同条款探讨的问题。而分析合同风险是辨识合同风险的过程,其目的是识别所有合同风险并提出有效规避或降低合同风险的措施。

  分析合同风险应重点关注和分析:履约责任风险、工期风险、质量风险、业主支付风险、合同价格调整风险、索赔风险、罚款风险等,并针对评价确定为主要风险的,提出风险控制措施。

合同交底的程序


  一、合同交底的形式及要求

  承包商合约管理部门在向项目经理部提供合同文本(复印件)的基础上,负责组织由参与合同签订全过程

的主要人员做合同交底的工作。

  1.为了保证合同交底的效果,应尽量采取一杆子插到底的交底形式,以避免多层次交底容易出现的内容疏漏和因不直接面对执行层而不能及时了解合同执行中可能会出现的具体问题。

  2.对于承包商可能存在的投标是一批人,合同谈判和合同签订又是一批人的情况,承包商应明确:凡是需长时间离开工程项目所在国的,在其离开前必须将其掌握的相关背景及相关资料转移给接替人员,做出详细交底,并形成交底记录。

  3.作为合同执行者的项目经理部是最终接受合同交底的管理层。项目经理部接受合同交底的人员应是与合约执行过程所有向相关人员。

  4.合同交底应形成互动机制,即接受交底人对于有关合同方面不理解或不清楚的问题可进行现场问询,交底人应作出准确回答,对于当时不能回答的事项随后应作补充回答,其目的还是确保所有与执行合同有关的人员清晰、准确把握合同要求。

  5.合同交底宜以演示PPT文件的会议方式进行,图文并茂的交底将十分直观、清晰,交底效果比较好。

  6.合同交底后应形成交底记录。交底记录应包括交底内容和交底双方的签字,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作为交底的一种证据,而且还便于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继续学习或查阅。

  7.当合同出现重大变更或签订补充合同时,承包商仍需组织合同交底,其交底形式和规模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二、合同交底的主要内容

  1.与工程项目投标背景有关的内容;

  2.项目范围(工程产品范围和管理活动范围);

  3.合同中所涉及的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4.工程目标的约定(工期,质量等);

  5.合同造价及合同造价条款缺陷;

  6.工程量计量以及报表制作、报送要求;

  7.进度款支付的要求;

  8.关于工程担保的要求(如保函的要求、保函减额和撤销);

  9.工程保险的要求;

  10.合同变更方式的约定;

  11.价格调整和调价公式;

  12.合同结算方式与结算工程款支付约定;

  13.工程索赔的机会和索赔程序;

  14.合同所依据的法律与争议解决方式的约定;

  15.项目经营策略;

  16.工程验收与交付约定;

  17.缺陷通知期与质量保修保函返还的约定;

  18.主要的成本控制措施;

  19.可利用的合同有利条件和主要的合同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等。 

(来源:国际劳务研究)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