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部长高虎城谈对外投资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情况

2016年2月23日上午,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出席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5年商务发展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谈到2015年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发展情况时,高部长指出,2015年我们面对的国内和国际形势是异常复杂和严峻的,我们坚持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妥善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总体来看,商务工作稳中有进、运行平稳、稳中向好,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各项指标居于世界前列,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从国际投资来看,去年全年对外直接投资剔除金融类是1180.2亿美元,增长了14.7%,连续数年快速增长,对外投资位居世界第三位。2015年我们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着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在完善对外开放布局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多双边区域合作呈现新亮点,与东盟签署了自贸区的升级议定书,《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东亚领导人会议上一致确定争取在2016年结束RCEP的谈判,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也取得了积极进展。

针对记者比较关心的“一带一路”问题,高部长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的意义和实施情况。

高部长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在新时期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新时期中国对全球合作发展、共同繁荣的一个中国建议和中国方案。习主席提出这样一个重大的合作倡议,实际上是借用一个历史的“丝路”符号,推动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这就是我们理解的丝路精神。它的一个重要基础是什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不是以意识形态、发展道路、发展模式或者发展水平等标准来划定界限,而是以政策、贸易、货币、基础设施、人文等方方面面的交流合作来实现互利共赢,秉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倡议。我认为这是和其他倡议最大的区别。所以,“一带一路”倡议是促进全球合作共赢发展的倡议,是一个中国方案。

两年来,这个倡议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响应、关注和热议,全球著名的一些研究机构都开始研究“一带一路”的实施,都在研究它给全球合作和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目前已经有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一些国家同中国进行了战略对接,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合作想法。正如总书记曾经在演讲中讲的一句话,“一带一路”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合唱。两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了一些收获,一批重大项目已经开工,中国的西部成为了在新形势下对外开放的一个前沿,中部的开放加快推进,东部迎来了再一次的产业升级、合作升级。

我们的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白俄罗斯、泰国、埃及、肯尼亚等等,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现在我们在世界各地已经设立了75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为所在国创造了大量税收和就业。据统计,近四年来境外中资企业向投资所在国缴纳的各种税金超过了1000亿美元,2015年末在境外中资企业工作的外方员工近90万人。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就能够和世界各国一道集思广益、相向而行,“一带一路”建设将取得更多的合作成果,惠及更多的国家和人民,共同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来源:国新办网站,有节选)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