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并购活动下降 但针对美企交易创纪录

外媒称,汤森路透数据显示,今年迄今全球并购交易较上年同期下滑23%至3360亿美元,但以美国企业为目标的跨境交易则创纪录高位。

据路透社2月19日报道,继2015年交易额创纪录高位后,今年全球并购活动一直受挫,因油价下跌、及对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和金融业体质的担忧。

本周宣布的并购交易中最大的三笔都是针对美国企业的交易,包括中国企业天津天海以63亿美元收购美国Ingram Micro。这宗交易使得年内中资企业收购美国企业的交易额达到233亿美元。

中国、爱尔兰和加拿大在今年迄今以美国企业为目标的跨境交易中的占比达88%。

欧洲年内迄今并购交易规模达92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此前中国化工集团在2月宣布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化集团先正达。

高盛问鼎全球并购交易顾问排行榜,紧随其后的是摩根大通和巴克莱。

【延伸阅读】海航集团收购美国英迈 中企海外并购热度不减

海航集团日前宣布拟以60亿美元收购美国IT产品服务分销商英迈(IngramMicro),具体的收购协议由海航旗下天津天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达成,这是迄今中国企业收购美国IT公司最高金额纪录。这是中国企业全球“爆买”的又一例证。

在海航宣布这单大手笔收购前两天,均胜电子15日表示将定增募资超过86亿元,用于合并及增资美国KSS公司以及收购TS道恩的汽车信息板块业务,昆仑万维也称联合奇虎360组团收购在挪威上市的浏览器厂商Opera。再往前看,中国化工集团与瑞士农业公司先正达(SyngentaAg)达成了430亿美元的收购协议,海尔集团以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GE)旗下家电业务。

从数据上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大潮由去年延续至今。彭博的数据显示,2016年1月以来,中资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达708亿美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交易金额的一半。据汤森路透数据,今年以来,中资企业海外并购规模已占全球跨境并购规模的47%。英国《金融时报》称,今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五笔跨境收购中,其中四笔涉及中国企业竞购美国和欧洲资产,这些资产总价值达617亿美元。

中国企业走出去,由单纯地收购自然资源企业迈向高端制造业、IT业以及服务业,是当前中国经济谋求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显性特征。中国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这既包括中国打开大门吸引外资,也包括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投资,这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发生的事情,也是企业要发展壮大必然进行的事情。香港《南华早报》网站的一篇文章说,购买欧美技术、品牌,推动中国工业升级,保证14亿人口的粮食供应,是中国企业实现海外抱负的主要动力。在2015年9月举行的夏季达沃斯峰会上,海航董事长陈峰表示,中国必须走出去,中国的企业也必须走出去,因为这个时代就是全球经济相融合的时代。

近几年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潮,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科技领域的大型并购显著增长。据统计,2013年至2015年科技信息领域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数量分别为20起、54起和60起,并购金额分别为36.88亿元、584.08亿元以及422.33亿元。其次,中国企业海外“爆买”,付出的并购溢价较高。海航集团旗下天海投资是以每股38.9美元的价格对英迈进行全现金收购的,这一价格比英迈当日收盘价高出31%。此前,华润微电子有限公司竞购美国飞兆半导体公司时,报价也高于对手安森美。三是被其他国家监管部门以国家安全、涉嫌垄断等理由叫停的风险也在上升。

据报道,德勤中国财务咨询服务华东区主管唐萌光和普华永道中国企业融资部主管黄耀认为,2016年更多的并购交易可能发生在高技术行业。“沿着中国的大方向走,借力国家政策,这是很主流的,今年还可以持续,”唐称。此外,保险等金融服务业以及食品业和包括酒店、影院在内的休闲业,也将是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热点。

在美国众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唐承慧律师看来,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时需要注意收购目标公司所在国家是否存在政治风险、政府审批的风险、工会和雇员反对收购的风险以及交易本身所隐含的商业风险,包括目标公司是否存在任何诉讼和争议导致收购完成后的减值、是否存在知识产权侵权或原来技术许可失效的风险、是否存在控制权变更后的合同解除风险、是否存在商业贿赂等反腐败风险等。唐承慧还建议,考虑进行海外并购的企业可以聘请专业的财务顾问、税务顾问、法律顾问、人力资源顾问和公共顾问等第三方咨询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以便减小并购当中存在的风险,确保海外并购的成功进行。

【延伸阅读】俄媒:中企掀海外并购潮 1月份并购额达730亿美元

外媒称,中国企业家并购的外国公司数量创下新纪录。这股并购热潮预计今年还将不断发展和壮大。

据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2月10日报道,2016年从对通用电气的并购开始。美国巨头以54亿美元的价格将家电业务卖给了海尔集团。这笔交易有助于海尔获得在美国拓展业务的平台。

中国的另一家公司大连万达集团收购了美国电影公司传奇影业。中国投资者甚至还打算买下美国芝加哥证券交易所。

当然,中企并购的公司并不仅限于美国。中国化工集团公司收购瑞士先正达公司在业界引起很大震动。先正达公司是全球顶尖的农化企业之一。这笔交易价值约430亿美元。

仅2016年1月,中国企业在海外就有82项并购案,总价值约730亿美元。相比之下,2015年1月的数额要低得多:55项并购案,总价值约62亿美元。

专家认为,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国企业努力通过海外并购来不断壮大。瑞士信贷银行市场发展部主管维卡斯·塞特说:“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中国企业越来越积极地寻找发展壮大的途径。”

但并购狂潮不仅仅是源于对扩大业务的追求,打开过去对中企关闭的市场大门也是目的之一。

塞特认为:“海外并购的目的之一是争取新市场、新品牌和新技术,部分情况下还为获得能对应中国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供应网络。

(文章来源:参考消息网)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