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房地产投资势头不改

     2015年,中国商业地产市场一片火热。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影响,国内投资者和国外私募股权基金都试图通过房地产寻找安全港。在此推动下,全年房地产投资额达280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47%。

  但是在历经一年的股市波动后,中国这个亚洲经济的引擎向投资者释放的信号却不那么明朗: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出现了25年以来的最低增幅,上证指数下跌15%,人民币/美元汇率跌幅接近1.5%,已跌至5年来最低。

  对此,房地产咨询机构仲量联行中国研究部总监周志锋认为,中国的股票市场并不能反映实体经济的形势,近期中国央行抛售外币,表明其有决心维持货币稳定,不会通过实施货币贬值推动出口。

  对外投资将延续

  周志锋表示,近期的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可能已经止住:在经济刺激政策预期的推动下,对2016年GDP增长的普遍预期为6.5%。制造业和建筑业增速放缓,而服务业继续健康发展,双速经济将继续存在。“因此,我们将很难再见到像过去几年那样的大力度刺激计划。短期内,中国经济很可能会呈现‘L形’发展态势,但是针对劳动力、资本市场、税制体系、监管壁垒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实施的供给侧改革将为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增长引擎。”

  仲量联行国际资本集团中国部总监夏飏飏以及仲量联行驻英中国业务负责人庞树东刚刚结束了对15名跨境投资者和开发商的走访。

  夏飏飏认为,2016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趋势将得以延续,成熟的中国投资者仍将继续对全球门户城市进行投资,尤其是在当前的国内形势之下。

  庞树东则认为,尽管近期外汇政策释放的信号比较复杂,但对外投资已经成为很多中国机构投资者和房地产公司的长期战略。去年10月,中国人寿收购伦敦99Bishopsgate就是个典型案例,表明中国的保险公司将继续平衡房地产投资组合,加大对全球城市的投资力度,以对冲中国市场的波动风险。

  美国仍是首选地

2015年中国对美房地产投资额高达60亿美元。夏飏飏表示,作为全球最大的房地产市场,对于那些寻求市场流动性以及各种资产类型投资机会的中国投资者来说,美国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中国人寿与平安信托的波士顿合资项目就是典型的案例。

  对于欧洲市场,伦敦是最受中国投资者和开发商青睐的投资目的地。庞树东认为,在全球门户城市中,伦敦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仅2015年前三季度就吸引了超过20亿英镑的中国资本。在其法律制度、市场透明度、税收优惠、长期收益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访英后的政治支持等因素的推动下,伦敦将继续成为中国投资者的重心所在。中英两国政府高层的频繁交往,将进一步推动双边投资活动的发展。

  此外,不少已经进入伦敦市场的中国投资者,现在也计划向其他欧洲市场扩张,像巴黎和法兰克福这样门户城市的办公楼和酒店资产成为他们的首选目标。

  澳大利亚也是深受中国投资者欢迎的市场,去年投资额达45亿美元。

  夏飏飏表示,在过去的20年中,澳大利亚一直是深受中国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它还吸引并接纳了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和技术移民。过去几年,作为一个成熟的市场,澳大利亚高度透明的市场、人民币对澳元的汇率优势以及高企的投资收益率,吸引了中国投资者纷至沓来。同时,大量中国投资者也出于子女求学等原因投资澳住宅市场。

  庞树东表示,不少中国投资者,尤其是保险公司,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对外投资模式和战略,其中一些开始寻求合资和联合投资等形式,并且开始拓展新的投资类别。未来,预期投资者在继续投资优质商业地产的同时,也会将投目光转向学生公寓和房地产基金产品,同时开拓其他潜在的新市场。

(文章来源:中国经济网)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