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桑比克:最多中国农企落户非洲国家之一
根据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SAIIA)最近出版的一份研究报告,莫桑比克是最多中国农业加工企业(主要属棉花生产领域)落户的非洲国家之一;安哥拉也跻身同一榜单的十大。
报告由专门研究中国资本介入非洲农业的专家Lu Jiang撰写。他在对包括莫桑比克在内的非洲国家进行广泛的田野调查后发现,走向国际的中国农企中,有13%落户非洲,与落户欧洲的比率相若,但较落户亚洲的(59%)少得多。
落户莫桑比克的中国农企有12家,占所有在莫中国企业数目的15%。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中非棉业莫桑比克有限公司(“中非棉业(莫)”,伙拍中非发展基金CADF)、湖北SFE(中国一省级国营农企,伙拍民企万宝粮油股份有限公司,拥有2.2万公顷稻田),以及湖北禾丰粮油集团。
报告透露,中非棉业(莫)在七个非洲国家设有分公司,共与超过20万户棉农合作。在莫桑比克,该公司的业务遍及三个省,其中,索法拉省分公司是该省最大的棉企。
中非棉业(莫)每年向三省棉农提供棉籽和资金,派遣农业专家指导下种和收割,又在棉田附近农村设立数以百计收棉站,年购棉花3万吨。采购得的棉花运往设于贝拉港的棉花加工厂。
来自湖北省的“禾丰”在莫单独拥有2,000公顷蔗田,又与另一家企业共同拥有1,000公顷各类农作物耕地,是又一家活跃于莫国的中国农企。
莫桑比克的大米市场是中国企业瞄准的目标,包括批发中心和超市连锁的整个产业链。
至于安哥拉,Lu Jiang举出八家农企(占所有在安中国企业近7%),其中着重提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该集团是省级国营企业,农业生产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该集团在莫桑比克拥有1.7万公顷玉米、大豆、大米和蔬菜农田,目前已是“罗安达最大蔬菜供应商”。
报告撰写人称,中国在非洲的农业投资“是相对新的现象”,因此“投资规模仍然有限”。
Jiang分析称,经济上,非洲是“中国全球农业投资的主要目的地,焦点在资源”。基于上述农业支援的“特殊意义”和对“人民福祉”的重要性,援助有助与受援国维持良好外交关系。
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到非洲投资的中国农企数量不少。一般而言,中国民企参与小规模耕作,国营企业则主导大型项目,其中不乏获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开发银行资金支持的例子。(来源:商务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