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税金融 → 动态 

2021年8月人民币汇率月评

一、市场回顾

1、人民币汇率

8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全月波动区间为【6.4562,6.5059】。中上旬,受美元指数企稳反弹、国内疫情多点爆发的影响,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连续三周小幅上涨至6.5059;下旬,随着美元指数的涨势暂缓,市场结汇需求增加,人民币快速拉升并突破6.47,月末随着美元指数进一步下跌,人民币回到月初水平。

前三周,人民币兑美元有所贬值,但三大人民币汇率指数连续上涨,CFETS指数时隔五年再次站上99大关,凸显出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 

2、美元指数

8月,美元指数呈现先扬后抑的走势,全月波动区间【91.82,93.73】。8月中上旬,由于阿富汗政治紧张局势以及新冠Delta变种病毒的扩散打压了市场风险偏好,美元指数呈现震荡上行走势,触及九个半月的高位93.5附近。下旬,因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完全批准了辉瑞新冠疫苗,市场风险偏好得到改善,PMI、零售等数据超预期下滑,美元指数大幅走弱,随后在月末召开的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发言偏鸽,美元指数继续下挫至92.5。


二、经济数据

1、进出口贸易

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1年1-7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5.1%。其中,出口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进口1.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9%;贸易顺差3061.2亿美元,同比增加36.5%。7月份单月,出口同比增长19.3%,低于预期20%和前值32.2%;进口同比增长28.1%,低于预期33.6%前值36.7%;贸易顺差扩大至565.9亿美元。

后续,高基数或会持续影响出口增速,全球产业链恢复将持续支撑生产外需,而消费外需将继续呈较弱趋势。

2、结售汇数据及外汇储备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银行累计结汇14248亿美元,累计售汇12795亿美元,累计结售汇顺差1453亿美元。7月单月,银行结汇2147亿美元,售汇2049亿美元,结售汇顺差98亿美元。自2020年9月起,银行结售汇已经连续11个月保持顺差。截至7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2359亿美元,较6月末增长0.68%,主要受非美货币相对美元走强、全球资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

7月结汇率与售汇率均与近几个月的平均水平相当,体现市场主体交易和预期基本稳定。跨境收支方面,外汇局表示“合理有序、总体均衡”。货物贸易延续顺差格局,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保持高位;外资继续净增持境内债券。另一方面,企业分红派息进入季节性高峰,与往年同期水平相当;服务贸易跨境资金净支付继续低位运行,境内主体对外直接投资总体稳定。

3、中国其他重要经济数据

(1)CPI涨幅低位收敛,PPI持续高位运行,PMI持续回落,社融增速放缓

7月,CPI同比上涨1%,涨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仍是拖累CPI的主要因素,推动因素是与原油相关的交通工具用燃料CPI及核心CPI。从环比来看,CPI环比由降转涨,7月环比上涨0.4%。主要是由于强降雨等极端天气提高鲜菜成本,暑期出游和油价上涨导致飞机票、旅游等价格上涨。

7月,PPI同比上涨9%,环比上涨0.5%,涨幅均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且再次触及两个月前创下的13年来新高。目前,大宗商品在经历短时间爆发式上涨后已显疲态,叠加前期的保供稳价措施,预计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势头将逐步得到遏制,后续PPI可能从高位逐步回落。结合CPI整体涨幅有限,后续货币政策重心可能重新向稳增长倾斜。

受近期国内疫情汛情等因素影响,8月制造业PMI为50.1%,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下降;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7.5%,低于上月5.8个百分点,是2020年3月份以来首次降至临界点以下;综合PMI产出指数为48.9%,低于上月3.5个百分点,表明我国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较上月明显放缓。

7月新增社融1.06万亿元,同比少增6362万亿元,增速为10.7%;M2同比增速为8.3%,较上月末回落0.3个百分点。

(2)疫情、暴雨等因素冲击,经济数据不及预期

7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6.4%,前值8.3%,两年平均增长5.6%,较上月回落0.9个百分点,但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同期基数回落1.5个百分点,在基数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两年平均增速有所回落。

2021年1-7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10.3%,前值12.6%,两年平均增速4.3%,较前值回落0.1个百分点。7月环比增长0.18%,前值0.35%,明显弱于历年同期。

7月餐饮收入、商品零售同比分别较上月回落5.9和3.4个百分点至14.3%和7.8%,消费增速回落很有可能受到了国内疫情的扰动影响。

7月消费、投资、出口、生产、信用扩张全面不及预期,既反映了经济复苏动能的内生性减弱,也存在暴雨灾害、疫情反弹等阶段性因素的冲击,同时疫情因素的影响至少还将持续到8月,对三季度整体的经济表现形成拖累。经济下半年有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可能会略好于7月份。下半年财政政策有望发力以托底信用扩张和经济增长,货币政策适度放松流动性以稳定增长预期的概率逐渐增大,对经济可能会有一定的支撑。

4、其他国家重要经济数据

7月,美国非农新增就业值高达94.3万人,超市场预测的87万人及前值93.8万人;失业率为5.4%,远低于预期的5.7%及前值5.8%,超预期的就业数据导致市场对于缩减资产购买规模(Taper)预期有所提前;7月CPI维持上涨势头,同比增长5.4%,预期5.3%,前值5.4%,是2008年以来最高水平;PPI同比增长7.8%,创11年来新高,预期7.2%,前值7.3%;受新冠新增病例大幅增长影响,8月密歇根消费者信心指数较上月骤降11个点至70.2,创2011年来最低水平;8月Markit制造业PMI初值为61.2,预期62.8,前值63.4;服务业PMI初值为55.2,创去年12月以来新低,预期59.4,前值59.9;7月零售销售环比减少1.1%,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的减少0.3%,前值为增加0.6%。

8月欧元区经济继续强劲复苏,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初值分别为61.5、59.7,与预期持平,略低于前值,虽然较7月的高点略有下降,但仍创下2006年以来第二快的增长速度;7月消费者价格指数涨幅跃升至2.2%,为2018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尽管近期经济数据强劲,但截至第二季度GDP仍然比2019年底时缩水约3%,这与美国和中国已经突破疫情前高点有所不同。通胀虽然超过了2%的目标,但相对于美国来说仍然较弱。7月欧央行会议纪要延续鸽派立场,预计欧洲央行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比美联储要慢。

三、国际动态

1、美联储公布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8月18日,美联储公布7月FOMC货币政策会议纪要,维持利率和QE不变。多数官员支持在年底前放缓购债步伐,但仍有官员表示对新冠疫情下经济增长的担忧,希望待2022年再开始缩减购债。本次会议首次明确讨论缩减购债问题,但在包括缩减购债、通胀、就业、疫情等问题上,仍未达成一致。预计美联储真正调整货币政策仍需时日。会议纪要公布之后,市场表现冷静,美元指数持稳。

2、鸽派的Taper信号——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

8月26-28日,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以线上的形式如期举行。本次全球央行年会备受关注,年会首日,美联储多名官员发表观点,呼吁缩减购债。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会上虽明确提出“可能在今年年底前收紧购债”,但整体发言并不鹰,一是因为市场预期相对充分;二是其肯定了Delta变种带来的风险仍然存在;三是鲍威尔在讲到加息内容时,提到Taper的时机和速度,与加息时机没有关联,在实现最大就业目标前不会加息。鲍威尔发言后,美债利率、美元指数下行,美股、黄金上行。

3、塔利班建国,阿富汗局势风云变幻

随着美国撤军,阿富汗塔利班政权9天连占21个省会,最终攻占阿富汗首都。8月19日,塔利班宣布成立“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8月26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国际机场附近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并导致美军和阿富汗民众死伤惨重。未来塔利班重新执政面临内忧外患等多重挑战,既有央地矛盾、发展国民经济、保障民生等老问题,也有塔利班承诺保障妇女权利、切断同“基地”等恐怖组织的联系等新问题,同时还面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潜在制裁、封锁甚至军事打击的可能性。

四、国内动态

1、人行发布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8月9日,人民银行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相比一季度,二季度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关注疫情再次反弹、主要经济体政策转向带来的潜在风险,同时更为关注物价压力。货币政策方面,央行提出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前瞻性、有效性,既有力支持实体经济,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将延续稳字当头的总基调,流动性稳中偏松,但具有明显信号意义的价格工具使用或将更为审慎,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较低。

2、8月LPR报价持续16个月保持不变

8月20日,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8月1年期LPR报3.85%,5年期以上品种报4.65%,均与上次持平。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经济和金融数据全面走弱,受疫情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基本面的压力有所增加,市场宽松预期有所升温。但8月以来,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和MLF的操作利率均持平,体现了货币政策稳健的态度没有变化,因此8月LPR的报价保持不变。预计短期内仍将侧重于数量的调节,对价格型工具的使用会较为谨慎。

3、人行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座谈会

8月23日,人民银行召开了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座谈会,会议时点较往年提前了近一个季度。7月社融增量和新增人民币贷款均不及预期,此次2021年货币信贷座谈会提前召开,也说明了信贷偏弱问题已经迫在眉睫。易纲行长强调,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设计,衔接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信贷工作,加大信贷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合此前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和多次会议中提出要继续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预计下半年央行将转向“稳货币、宽信用”的政策组合。

五、走势展望

由于基数抬高和海外生产能力的修复,我国出口增速预计逐步回落,但全年贸易顺差仍将维持在高位,支持人民币保持韧性;在全球资产荒的背景下,中美利差即使小幅收窄但仍将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在美联储正式加息前基本没有资本外流风险,人民币没有大幅贬值基础;国内经济增速虽面临放缓可能,但在宏观政策跨期调节下有望迎来改善,基本面企稳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支撑。

短期市场会继续消化美联储的鸽派言论影响,美元指数可能承压偏弱,中期来看美联储仍将朝着缩减购债和加息的方向前进,与欧元区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美元向下调整的空间料将受限。随着Taper的临近,市场对于加息预期的炒作也将跟进,进而支撑美元走强。另外,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也将给美元指数提供支持。

综上,9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概率维持区间震荡,但需密切关注突破方向,本月主要关注美国8月非农就业数据,以及9月FOMC会议是否会释放出Taper更加明确的信号,包括点阵图加息预期是否会提前。

  • 分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