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女帅——记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板块董事、副总裁、海外公司总经理
十载风雨海外拼搏,十项工程谱写华章。10多年来,倪玉梅带领南通三建海外团队肩负使命,独立作战,建造一个个精品工程,打赢一场场硬仗,创建4项海外“工程优良奖”,为南通三建争得第一个境外工程“鲁班奖”,用忠诚、热血和智慧,在海外筑起了南通三建的品牌形象,让南通三建旗帜在非洲大地高高飘扬。
在南通三建这支建筑铁军队伍里,有这么一位女性:衣着打扮端庄高雅,目光坚定,神情明朗,岁月消磨了青春,却赋予了她更具份量的气质和美丽;从匆匆步履、常年在外奔波忙碌的身影上,想到她正在追梦;从多年工作的骄人业绩上,看到她能力非凡。她率领干部员工紧跟时代步伐,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书写着企业创新发展的精彩篇章,用心血和汗水赢得大家的口碑,年年受到集团公司的表彰。她,就是南通市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协会第七届会长、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板块董事、副总裁、海外公司总经理。
时间追溯到2008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海外劳务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市场运营变得举步维艰。2009年7月,集团公司新一届董事会委任倪玉梅为海外公司掌门人,临危受命,她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连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但坦荡荡的野心和不服输的心态让她一往无前。她首先要寻找企业定位,确定发展方向。为此,需要对海外市场发展趋势和公司现状进行反复的分析与思考。凭借10多年在海外公司工作经验,她深感走原先纯劳务分包的老路已经行不通,必须改革转型闯出一条没有走过的新路。然而,路在何方?转战高附加值的总承包市场,公司却是一无资金、二无项目、三无专业人才……
困难总是向有办法的人低头。经过周密的思考,她决定先走合作之路。经过一番努力,她们与杭州市政公司合作,承建了新加坡的一幢厂房,派遣了50名劳务员工;与香港GBS公司合作,派遣了500名劳务人员;又与山西建工、中铁建工合作,向海外分包工程投标报价。企业盘活了,但发展的新路径在哪里?既然可以合作投标报价,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利用自身的品牌优势单独投标报价?此时,善于捕捉市场风向标的她,毅然决定选择以国家援外总包项目为突破口。国家援外项目风险小,又是总包,一般都由国企、央企等大企业承建,入围门槛高。南通三建是个民营企业,要想挤进去,难度可想而知。对此,企业内外不乏有质疑的声音。“不管人家说什么,认准的路决不能改变。”为冲刺海外市场,她四处奔波,饱尝了大冬天坐冷板凳的辛酸,对目标的坚守感召了身边的人,员工们团结在她周围,通宵达旦赶时间做标书,资金短缺众人倾囊相助。然而,援塞内加尔体育馆、援肯尼亚体育馆两个项目的投标报价,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即止于一步之遥。
只有经过阵痛,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迈出更坚实的步伐。她们没有退缩。同年11月,国家推出援外项目资审新政策,将每个项目通过资审的企业由原先的20家减少到9家,这无疑又加大了难度。因为只有通过资质预审,才能进入招投标程序。无奈,倪玉梅只能用更加倍的努力接受这种挑战。多少个夜晚,多少个程序,多少次严密计算,大家已经记不清了。这段时间,公司所有人都在围着她转。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初,她们终于以6638.92万元的合同价中标援也门也中友谊医院项目,实现了南通三建援外项目零的突破。11月,再次传来喜讯,她们又以2.92亿元合同价中标当年商务部最大的援外项目—援也门国家图书馆项目。南通三建在一年时间里不仅挤进了国家援外市场,而且站稳了脚跟,向着第一集团军挺进,这令人刮目相看。
短暂的喜悦之后,倪玉梅更多的感受是责任。她深知,项目能否完美收工,不仅影响南通三建的品牌,还会影响国家的声誉。为此,她亲自率领员工去也门工地。那里,一片荒凉,要什么缺什么。初来乍到,水土不服,有高原反应。因时局动荡还需时时提防劫匪。面对这样恶劣的环境,所有的苦和痛,她都咬牙往肚里吞。在职工面前,却始终保持精明强干的形象。她招贤纳才,组建项目管理班子;抓管理、降成本、促质量,推出一项项有效措施。海外公司的业绩很快得到跃升,南通三建的品牌旗帜在海外高高飘扬。
此时,倪玉梅又开始谋划,把援外的版图一点点向非洲其它国家延伸。2012年,她们成功中标援刚果(布)中学项目。这一年,由于战乱被迫停工的也中友谊医院复工后,顺利通过验收,得到了也方和中国驻也门大使常华的充分肯定。
2013年,“一带一路”国家倡议的提出,无疑给南通铁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倪玉梅为之振奋不已。就在这一年,她们中标援赞比亚孔子学院项目,国家副主席李源朝为项目揭牌;同时承接了阿尔及利亚巴安纳喜来登酒店和高等学院两个分包项目。2014年,援刚果(布)中学顺利通过验收,完成对外移交,受到国内专家组、我国驻刚果使馆和刚方一致好评。是年,中标援刚果(金)政府综合办公楼项目。2015年,中标援多哥议会大厦。2016年,援赞比亚孔子学院项目完成移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出席移交仪式,对工程质量给予肯定,并亲切接见了张福斌、倪玉梅等集团公司领导和项目部员工。这一年,她们又先后中标援刚果(金)加丹加省综合医院和援亚美尼亚中文学校两个项目,2017年,中标援科特迪瓦阿比让精英学校项目……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在援外工程的征途上,他们中标的项目一个接一个,一路高歌猛进,纪录一次次刷新。
目前,南通市共有10家企业具备对外援助项目实施企业资格,南通三建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4月,南通三建在与实力强劲的央企同台竞标中拔得头筹,成功中标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二期工程(中央广场标段),中标金额3.78亿元人民币。然而,今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疫情,给援外工程带来更多挑战。倪玉梅意识到,这一项目是中国援外工程中前所未有的综合性广场建设工程,施工难点诸多,涉及到很多新材料、新工艺,再加上从拿到中标通知书到项目开工,时间仅为32天,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及物资运送又极为困难,是个要啃“硬骨头”的项目。针对工期短、工程紧、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南通三建集团决策层就项目班子搭建、人员组织、机械调配、疫情防控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确保整个项目管理团队在挑战面前保持住了定力,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项目于5月28日按期开工,目前公司正开足马力,全链条协调资源配置,确保按合同履约,向祖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然而,前行的路上并不都开满鲜花。援外项目一般都在非洲或发展中国家,施工条件非常艰苦,常常会遇到拆迁难、当地缺水少电、交通路况极差等种种困难。倪玉梅总是冲在前面,第一个踏上承建工地,亲临现场与项目部经理一起研究施工方案。从清理场地搭建员工营地忙到举办开工典礼,一连几十天时间甚至更长。她还要多次去拜访中方驻对方国家使馆领导,寻求帮助,协调关系。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2013年11月4日,海外公司一举中标了援赞比亚孔子学院项目,商务部要求在12月23日封账前签署完对外合同。倪玉梅带领员工心急火燎地起草合同,送商务部审核,翻译成英文、签约,再办完签证赴赞比亚,一个个程序下来只剩下两个星期。而赞方审核签约援外项目最短需29天。怎么办,她挺身而出,用艰苦的努力感动了对方,终于在12月19日与赞方签署了工程承包合同,创造了赞比亚审核签约历史上的奇迹。
更令人难忘的是也门撤离,也门图书馆项目倾注了倪玉梅的心血。因为战乱,项目推迟了整整两年才动工。当他们顶着动荡的局势坚持施工抢工期,只待装修扫尾时,却又遭遇战乱升级。在那里她经历了两次战争。虽然不是直面战场,但坐车出门,大街上十步一岗五步一哨,都是荷枪实弹的兵,坦克、装甲车随处可见。援也门图书馆项目所在地,与胡塞武装的弹药库仅相距1公里。沙特等国袭击胡塞武装弹药库后,炸药引发的连锁爆炸声震耳欲聋。其中一次交火点距离项目部只有600多米,整个营房震动得摇摇欲坠。生存在那里每一秒都是一种煎熬。当时所有员工的神经都绷到顶点,大家把希望的眼光都盯在了倪玉梅身上。记得有一部电影叫“战争,让女人走开。”此时,倪玉梅却不能轻易走开,她知道肩上的责任,国家的使命,公司的财产,人员的安置……她把所有员工集中安置在大楼地下室做安抚工作。一方面加紧封存清点公司物资,另一方面与大使馆联系,持续关注也门局势。在局势相对稳定后,她提前回国,成立应急指挥部。当她接到大使馆、商务部“暂停施工”的通知后,连夜启动应急预案,进行第二次撤离。“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她脑海中闪出的第一信念。她沉着应战,指挥撤回。在国家下令用亚丁湾护卫舰护送下,公司155名员工从4月1日至4日分三批辗转跋涉,途经数国安全回家。这期间,她几乎没有合过眼,当最后一名员工从浦东机场走出来时,她的眼泪夺眶而出,悬着的心才真正落地。三建员工的安全撤回,央视等各大媒体连续报道,彰显了三建团结战斗、敢打敢拼的铁军风貌。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她向南通三建、向全体员工和家属、向国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爱员工如亲人的公司领导。”这是返家员工从心底里发出的强音。现在,海外公司有了相对成熟的项目班子,项目管理正朝着标准化、流程化、精细化目标迈进。由于成绩突出,在2017年1月6日南通市外经协会举行的第七届理事会上,倪玉梅当选为理事会会长。3月,她率领队伍赶赴亚美尼亚项目工地;11月,科特迪瓦新项目开工……在倪玉梅的带领下,三建人在新时代发展浪潮中奋勇拼搏,先后拿下了11个援外项目,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硕果累累。
梦想,正在继续召唤她—这位铁军女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