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通对外援助合作感受 推进援外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性

一、对外援助合作是南通外经合作重要内容

南通对外援助工作起步较早。1965年国家承担援建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乌木戈农具厂,其中垦锄、圆眼斧等三条生产线由南通负责,年生产能力100万把。1968年南通以铁工厂为主,选派相关人员参加施工,1971年投产。从此开启南通对外援助工作的历程。1990年以来,南通农药剂型开发中心已相继承担了联合国第一、第二、第三期援助项目,被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中国国际技术交流中心评价为执行联合国援助项目最成功的案例之一。自2004年我国援外工作实施改革以来,我市利用国家援外政策调整契机,积极鼓励企业抓住机遇,加大投标力度,重攻援外项目。2010年,南通建工中标承接了援塞内加尔坦巴昆达、卢加和科尔达三座地区体育场维修工程总承包项目,中标总价1168万美元,实现了我市外经企业自行承接援外项目零的突破。

目前,我市具有对外援助项目实施资格的企业10家。据统计,南通企业承建的国家援外项目已累计超过30个。其中,南通建工、南通三建、龙信建设、南通二建、南通四建等五家企业,总承包建设国家援外项目近20个。今年4月,南通三建成功中标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二期工程(中央广场标段),中标金额3.78亿元人民币,是南通三建总承包的第11个援外项目,刷新了单个援外中标额记录。8月份,南通四建又成功中标援加纳霍城医科大学二期项目,中标金额3.55亿元人民币,这是南通四建总承包的第3个援外项目。

二、援外发展推进工作要始终保持战略定力

为帮助企业用好援外资格,积极承揽援外工程,2005年我市在北京组织召开援外恳谈会。2010年7月,为指导企业参加援外项目招投标,促进援外工程取得突破,我市组织召开援外成套项目管理培训与交流会,邀请商务部合作局夏云贵副局长一行,专程进行援外政策和业务培训。9月,市政府与中国对外承包商会联合举办南通与中央企业对外承包工程对接会,商务部合作局艾音方副局长参会并就援外合作做重要讲话。当年,南通三建成功中标援也门也中友谊医院和援也门国家大图书馆两个项目。

2011年,为全面推进南通与央企、省内外大型外经企业联合走出去,促进我市对外援助和外经合作事业转型升级,市政府与商务部合作局、省商务厅联合举办南通对外援助合作交流会,商务部援外司、合作局和全国各地80多家大型外经企业负责人来通参会。

“十八大”以来,我市把援外合作作为促进对外承包工程增效提质的重要手段,引导更多企业参与援外项目建设,实现援外项目带动工程承包发展。2018年12月,商务部合作局艾音芳副局长率工作组,来通调研并召开南通地区援外企业座谈会。今年7月29日,我局和南通四建一起,赴商务部合作局拜访了艾音方副局长、曾花城副局长。曾花城副局长对南通企业多年来积极参与援外项目建设给予肯定,希望再接再厉,为加强中非合作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出新贡献。8月份,商务部合作局西非处来通召开了援外项目管理座谈会。

三、推进南通援外合作高质量发展粗浅设想

我市对外援助工作将以“一带一路”建设合作为主线,突出“增长、转型、合作、责任、品牌”五个关键词,继续扩大规模、加快转型升级、践行互利合作、履行社会责任、提升品牌竞争力,为促进我国对外援助事业的不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1.强化援外企业政治担当。援外是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必须从维护国家形象、国家利益出发。加强党对援外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企业的政治站位和和责任意识,全力保障援外项目实施。项目实施主体要提高站位、统一认识、凝聚共识,形成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严格执行援外规章制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成立项目党支部,让党旗在援外项目高高飘扬,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援外项目又好又快实施,以实际行动践行援外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2.加强援外项目合规指导。援外工程也是政治工程,既要符合国家援外各项政策,同时又要在受援国工作中符合当地法律法规,项目从投标报价到受援国开展项目实施都要符合国际惯例。作为行业主管部门,我们将通过开展援外合作培训、研讨等方式,帮助企业了解并掌握我国对外援助政策、援外成套项目管理规章制度、商检和工程保险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财务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及工程贯标、援外出国人员思想政治建设等,提高企业实施援外项目管理水平,监督企业合规开展援外业务。

3.加强援外工程项目质量。援外工程质量关系到国家的形象和声誉。质量是援外工程生命。援外项目实施企业要清醒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作业时把质量意识贯穿到实际工作的方方面面,切实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工程质量,力求不含糊不马虎,精益求精,努力把援外项目做成精品工程,争创境外工程鲁班奖,打响海外南通建筑铁军品牌。2019年,南通三建承建的援刚果(金)政府综合办公楼项目荣获国家境外工程鲁班奖。

4.强化内功提高项目执行力。援外项目不同于国内项目的管理特点,施工中往往因为某个或部分工作操作不当影响援外工程的成功实施。南通企业均为民营企业,缺乏央企丰富的资源和雄厚的实力,整合资源的能力也较弱。所以,我市企业要充分发挥施工管理能力强优势,建立严格的援外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通过规范的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施工安全、设备管理、物资采购、员工培训以及奖惩措施等管理制度,规范整个项目的运作,提高项目执行力。

5.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决定海外项目比国内项目有更大的风险。一是安全风险。在新冠疫情形势下,有些外媒不实报道甚至是摸黑攻击,导致非洲一些地方的反华排华势力越演越烈,针对华人的抢劫、绑架时有发生,企业要密切关注所在国的舆情,做好现场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防护工作;二是物资供应风险。援外项目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除水泥、砂子、石子外)必须在国内采购。按照援外工作程序,工程物资经过商检合格才能出关。在国内装箱、运输、报关这一环节要做到“单货相符”,否则到了受援国清关时就会受影响,甚至有些工程物资会被受援国海关没收;三是受援国雇工风险。在援外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技术力量来自国内,力工基本在受援国招聘。有些国家当地人法律意识比较强,当地司法存在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劳务纠纷官司频发,中方企业多被强制执行。企业要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完善当地用工合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尽力做好风险的管理、转移、降低工作。

  • 分享:
活动报名
企业名称:
姓名:
职务:
手机:
备注: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