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势争先创佳绩 排除万难开新局——南通三建援外项目公司2020年上半年度工作总结
2020年初,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不仅打乱了国人平静的生活,也给援外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受疫情影响,上半年商务部多个拟招标项目取消或推迟;物资采购困难,物流成本增加;人员流动受限,项目进度滞后。面对困境,公司在集团、事业部的领导和支持下,积极应对,立足优势区域,找准市场机会,外拓市场、内降成本,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指标任务。
第一部分 年中主要工作总结
一、主要成果
上半年,商务部援外项目总计发标16个,其中11个因集团公司无同类业绩或业绩不达标而无法参与投标,满足资审要求的可投标项目仅5个。因埃塞有在建项目,且通过项目实施在当地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公司有幸得到了中国驻埃塞俄比亚使馆经商处的推荐,参与中埃两国元首项目---中国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二期中央广场标段)的投标。在与实力强劲的中建、中交等央企同台竞标时,公司通过精心策划打破了外界对民企参与大项目竞标的“盆地意识”,以精准商务标、高质量的技术标力拔头筹,中标金额3.78亿元人民币,刷新了三建单个援外中标额记录。
二、项目实施
1、援埃塞梅莱斯领导力学院一期项目战疫情,保施工,达成短期产值目标。
疫情发生后,埃塞对境外人员采取了入境限制措施,政府部门处于办停工状态,办理入境签证和工作许可的难度大增,原计划春节后派出的国内装修人员无法及时到岗;再加上各国往来交通阻断、当地政府又颁布强制征车令,给物流运输带来了限制,人员、物资进场滞后,加大了项目推进的难度。疫情防控期间,前方后紧密联动,后方决策层发挥智囊团作用,数次与前方项目部视频连线,对施工进展情况进行梳理,对防疫、重点工序专题调度,全方位“把脉会诊”,前方据此积极部署防控措施、层层分解施工任务,以量考核解轻施工压力,同时积极推进属地化用工,联系当地的中国分包队伍,通过借人的方式解决人员短缺问题。前后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达成了短期产值目标要求。
2、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抢时间、攻难点,确保项目如期开工。
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是中国援外工程中前所未有的综合性广场建设工程,施工难点诸多,涉及到很多新材料、新工艺,再加上从拿到中标通知书到项目开工,时间仅为32天,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及物资运送又极为困难,是个要啃“硬骨头”的项目。针对工期短、工程紧、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公司决策层就项目班子搭建、人员组织、机械调配、疫情防控等方面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决策层丰富的援外项目管理经验,使整个项目管理团队在挑战面前保持住了定力,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项目于5月28日按期开工,目前公司正开足马力,全链条协调资源配置,确保按合同履约,向集团、向祖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管理工作
1、精细调控,精准保障,为项目履约护航。
河岸项目涉及的工程种类比较多,公司决策层通过系统化的思维,详细分析各种资源在时间与空间的配置,使资源既满足项目目标进度要求,又不浪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针对性非常强、过程把控非常准的前期策划。
梅莱斯领导力学院项目80%的材料,近1000多种都是从国内进口,材料供应上从功能到数量再到时间是否“准”,成为工程推进顺利与否的关键因素。公司通过“材料零号清单”“材料采购计划表”“材料发运动态跟踪表”这三个抓手来保证材料供应从源头到进场,全流程都处于动态的有效管控中。
2、压实责任,强化预算,为目标任务完成护航。
河岸项目中标后,由经营部门牵头编制了标后预算,正式开工后,公司组织召开了全面预算考核指标责任确定会,对预算指标进行分解、细化,让各施工班组、责任人更加明晰工作任务和目标,以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集中精力完成年度工作。
梅莱斯项目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无论是通过施工预算和会计核算反映出来的显性成本,还是那些难以定量分析,但却实实在在反映在最终成本构成上的隐性成本,施工技术组都严加控制。由于构成这些因素的成本比较复杂,公司决策层通过健全的控制体系和规章制度,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规范管理,紧紧抓住效益流失的苗头不放,在过程中堵漏洞,算细帐,从一点一滴中挤效益。
3、创新技术,优化方案,为品质提升护航。
上半年技术创新方面,共获得省级QC2项,省级工法1篇,地市级QC5项。援外项目公司积极营造项目创优、科技创新的良好气氛,积极发掘课题,不断总结施工过程中的经验,将其形成可实操、可推广的施工技术,并把施工技术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河岸项目开工后,经现场测量,科技馆区域桩承台底标高为-2.700,需填土近3万M3方可进行桩基施工,区域土方回填期间正值埃塞大雨季,无法进行该项施工作业,如不能按期进行,将导致整个项目延期3个月以上。经过论证,公司调整了技术方案,将桩承台底标高调整至现有场地标高,使雨季期间桩基施工持续进行,把雨季对工期的影响降到最低,得到了项目管理组的肯定。
4、特色党建,文化引领,为稳健发展护航。
埃塞两个在建项目,自开工之日起就与管理组成立了联合党小组,把党建工作与项目推进融合,让党组织成为引领工程开展的“方向盘”。
河岸项目开工不久,党小组通过“守初心,担使命,决战决胜项目目标”主题党课的形式,强化对项目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的责任宣贯。梅莱斯项目党小组在疫情期间成立青年突击队,使青年职工在“5+2,白加黑,大干180天”的劳动竞赛中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成为推动工作开展的“加速器”。
国内“新冠疫情”爆发后,两项目员工也难免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项目党小组及时召开员工座谈会,使大家认识到,只有把工程干的更漂亮了,才能更好地代表国家形象,公司领导也给大家加油鼓劲,激励大家要把疫情之下的工作当作一场战争的决胜环节,坚决打好战役!在这之后,大家心里都憋着一股气,积极性更高了,原来工作中偶尔的争吵也没有了,都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在遇到危机和挑战时,保持团队高昂的斗志,保持团队不断提升驾驭危机的能力,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支撑。
四、存在问题
1、垫资压力大
受疫情影响,今年国家资金主要用于抗疫援助,因援外资金疫后缺口较大,商务部财务司今年的预算严重超支,不能按内包合同的约定支付企业预付款和工程款。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动员款拨付仅3800多万元人民币,后期进度款几乎没有,项目资金缺口2亿以上,虽然全体员工心系项目,主动筹集启动资金2420万元,但和资金缺口比,仍是杯水车薪,亟需集团公司给予资金支持。
2、额外成本增加
援埃塞莱斯领导力学院项目因疫情影响,进度未达预期,产生了120万疫情成本,包括飞涨的出入境机票、高昂的酒店隔离费用、防疫物资费用等,间接损失更多了:首先是项目进度滞后,设备租赁费、企业管理费等摊消费用增加; 二是施工现场采取防疫措施导致工效降低,带来额外人工成本;三是疫情导致建造物资短缺带来生产要素的价格上涨;四是为了全力冲刺赶回延误的进度,还要额外支出“赶工费”。新冠肺炎虽然已被认定为不可抗力,但由于在不同法律体系、不同合同条款下,对损失的认定存在差异,且往往要具备很多先决条件,因疫情增加的成本开支,可能无法得到保险等补偿。
3、工期紧、任务重、人手紧
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总造价3.78亿元人民币,总建筑面积15551平方米,工期仅为13个月,时间紧、任务重。项目定岗定编后,人员减少,管理人员配置满足不了商务部合作局的相关要求,项目开工后,工作强度增长较快,人员安排捉襟见肘,技术型人才紧缺,由于人手紧张,人才不足,给全面有效的管理带来不少困难。
第二部分 下半年工作计划
在竞争激烈的援外市场中摸爬滚打,我们探索出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路子。但现在和大多数兄弟企业一样,在谋求发展、爬坡过坎的艰难时刻,又恰逢突如其来的疫情,使我们的项目推进困难、市场开拓受阻,不仅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损失,也给项目圆满收官带来了重重困难。下半年,围绕20年度工作目标,公司全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按照最新数据,非洲54个国家全部都有疫情发生,确诊病历已经超过40万,而且目前还是快速增长的势头。非洲医疗条件很落后,疫情监测和防控能力不足,整体的抗疫形势不容乐观。公司全员深刻认识援外项目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贯彻落实商务部合作局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政策,在人员出入境受限的大环境下,进一步做好属地人员管理、现场封闭管理等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排查疏漏,严格杜绝群体性感染,坚决打赢援外疫情防控保卫战!
二、稳妥有序推进生产建设。援埃塞领导力学院项目计划于2021年1月竣工,援埃塞俄比亚河岸绿色发展项目将于2021年3月迎来中期验收。公司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时因势推进项目建设。按照合同节点工期的要求综合考虑内外部影响因素,制定各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图纸提料计划、材料及设备的采购计划、检验试验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及早锁定材料供应商,避免造成成本增加及工期延误。
三、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决定海外项目比国内项目有更大的风险,特别是在新冠疫情形势下,首先是安全风险,有些外媒不实报道甚至是摸黑攻击,导致非洲一些地方的反华排华势力越演越烈,针对华人的抢劫、绑架时有发生,公司将密切关注所在国的舆情,做好现场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防护工作;其次是物资供应风险,为保证援外项目质量,援外项目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除水泥、砂子、石子外)必须在国内采购。按照援外工作程序,工程物资经过商检合格才能出关。在国内装箱、运输、报关这一环节要做到“单货相符”,否则到了受援国清关时就会受影响,甚至有些工程物资会被受援国海关没收。材料清关也需要有一定经验,国外的工作效率一般是国内的1/3,要有预见性才能做到不窝工、不滞港。再次是受援国雇工风险。在援外工程施工过程中,主要技术力量来自国内,力工基本在受援国招聘。埃塞是非盟总部所在,未受过殖民,当地人法律意识比较强,当地司法存在严重地方保护主义,劳务纠纷官司频发,中方企业多被强制执行。公司将根据当地的法律法规,完善当地用工合同,避免劳动纠纷。援外工程无小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公司将尽力做好风险的管理、转移、降低工作。
四、纵深推进强化成本管控。援外项目都是政治性外交工程,对外形象要求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外方又经常超出合同约定增加新工程、新费用,而援外项目采用闭口合同,故项目成本管控难度大。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公司以成本管控为主线,以深入推进全面预算为抓手,通过优化技术和经济方案(确定高性价比的建筑装饰方案、施工方案),制定劳动力均匀分布的动态计划,用专业工种的合理兼职降低人员数量,加强工序人员进退场紧密衔接,降低不合理的工序间隙期,对项目的采购、施工环节严格管控,确保实现项目预期目标。
后疫情时期,困难总是有的,但是信心也是有的,定力也是的有的。疫情虽然还在曼延,但终将过去;形势虽然严峻,相信在集团公司的领导和支持下,大家能够凝心聚力,勇往直前,共克时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