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确定性看作无限可能
假如请你用一句话描述工作的感悟,你会怎么描述?
我想我的这一句应该是:要学会把一切不确定性,看作无限的可能。
正如17年前,从学校毕业的我,刚刚进入陶瓷玩具部门,一心想跟着师傅把陶瓷娃娃的业务学好,没想到多年后自己做起了梭织女装;
刚参加工作想着是否有机会去广交会学习的我,也预想不到17年后,要别着耳麦、看着脚本、站在镜头前,做起网络直播。
似乎是弹指一挥间,公司的业务已从玩具、家纺、针织服装,拓展到化工、医药、针梭织服装、实体工厂、投资等方方面面。
亲历在其中的我们,也在公司发展的历程中,从一个行业跨入另外一个行业,找到了方向。所以,不管行业的不确定性如何增加,我们都要把它看成无限的可能,这样就能坦然面对困难,充满信心地去迎接变化,因为无限的可能里就包含着无限向好的机遇。
在老业务六部和现在的锦丰分公司待过多年,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多方帮助。我从陶瓷娃娃开始,再学习针织服装,试水梭织服装,后来自己参加过多次交易会。
还记得第一次去广交会,从工厂借了些针织套头衫、T恤衫、拉链衫,信心满满,以为去了肯定能接到订单,结果自然是被上了一课,明白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那些曾经在公司前辈口中听到的,客户带着小板凳,排队等着签单的美好想象,已经随着配额时代的离去一去不复返。
如今参加展会之前,我会首先梳理一下产品,从服装款型、面料特点、工艺特色、流行颜色等方面分类,做好规划。因为现在的我明白了,没有特色产品,没有成系列的产品,就无法吸引客户在人群中的那匆匆一眼,因为市场更透明、更严峻,谁想在其中立足,就要付出加倍努力。
近几年来,大事件频频发生:2017年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程序正式启动;2018年美国宣布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贸易战拉开序幕;2019年中美贸易战加剧;2020年新冠病毒爆发。这些不确定性,对世界格局、大国关系、贸易方式、贸易总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而外贸行业,首当其冲,成了反映国际大事件、经济形势的一张晴雨表。今年因为疫情,2月份工厂无法复工交货,到3、4月份国外停工,国内工厂无法出货,外贸人自嘲:这场“战疫”,中国人打上半场,外国人打下半场,而外贸人打全场!
正因为疫情,一年一度的广交会,也从广州搬到了线上。为备战此次云展会,职能部室,如办公室、江宁展厅、团委等,给业务部提供了无私的帮助。外销员们对着镜头当起了主播:调选展品、拍摄模特试衣照片、学习直播技能、编写脚本、熟悉软件、练习走场,一个个镜头架起来,一个个直播间建成了,云展厅开了起来。它又一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
疫情纵然让人恐惧,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带来了改变的机遇。据官方数据,2019年第126届广交会采购商到会18.6万人,来自214个国家和地区。而此次云展会,由于可以在线选购,给客户省去了机票和住宿成本,我相信采购商数字会远大于18.6万人次,当然统计结果有待官方认定。
此次线上交易会,我们收到了客人的意向询盘:1000件无袖风衣报价。这说明了效果确实存在。当然,由于线上广交会出现的一些问题,例如腾讯软件的限制,导致即时沟通无法实现,客人感觉交易繁琐不愿下载软件,我们无法追踪到客户的具体信息。这些问题,我相信在大家反馈后会得到改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想好怎么把线上照片和产品说明做到吸引眼球,在直播间好好锻炼自己的口语和表达能力,把商品知识学好学深。
无论经济环境如何变化,我相信,只有把自己先练好,才能抓住商机。只要我们足够耐心,即使有“大事件”发生, 拆开这个“大事件”的包装,就会看到里面隐藏的“礼物”。所以,埋头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好事真可能会来。
(汇鸿中锦 陆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