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台,新机遇
直播刚开始,一篇叫《魔幻的线上广交会,劳苦的外贸直播人》的文章以吐槽形式刷屏了朋友圈,像是道出了两千万外贸人的心声,引发了无数共鸣:加班加点准备的直播无人围观、有了意向订单却无法联系上下单的客户……在我们直播的第一天,虽也有类似经历,但还是觉得未来可期。
Google Trends里关于Canton Fair的搜索量最大的国家是中国,其实这并不好笑。在准备过程中,去看看有没有可以参考的技巧和总结,这只能说明我们外贸人都十分重视且足够努力。在准备直播前后,我们利用下班时间看了无数带货平台的直播;在直播期间,我们复盘的时候除了看自己的直播效果,也会看看别的直播间有什么地方是可以借鉴的。无论结果如何,在过程中努力并不可笑。况且才第五天,说什么都有点早。
因为对所有人来说都是第一次,我们无法预知这次线上广交会的成果。但有些事情不是因为觉得有效果才去做,而是做了才知道效果如何,而且,大家都需要练手的机会。拿有着63年经验和总结的线下广交会和刚刚开始的线上广交会做比较,像是让一位63岁的老者同新生儿比较社会资源和人生经验,这并不公平。
我们不能因为这次的界面设计不合理,就否认平台做出的努力。这次线上广交会的反馈应对机制很快,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下一次线上广交会的界面设计和用户体验。我们加班加点准备的第一次直播效果,自己面对镜头觉得尴尬,但第二次就有了非常明显的改善,而且我相信我们未来的第三次第四次,一次会比一次好。写一万字的脚本,不如站在镜头前讲二十分钟。任何预期都只是框架,大家都是在一次次练习中学到了新的经验,并加以总结。
短短两个月,对整个外贸圈来说,都是一个提升自己的阶段。从修图到上传产品、从写脚本到面对镜头,在公司组织的多次培训和团队的努力之下,很多人都在短短一两个月内成为了合格的主播。我们也许还有很多不足,但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拥抱了全新的自我。
“互联网+广交会”的尝试,为广交会这个大舞台创造了新的发展生态,提升了整个外贸行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其实,疫情只是加快了广交会转到线上的速度,使得大家都仓促地加入进来。长久来看,借助互联网对广交会进行优化升级是必然趋势。
国外疫情尚未结束。毋庸置疑,下半年一定也是线上大于线下的阶段。我们从直面这次直播挑战开始,就已经抓住了这次机会。师傅丰富的产品知识结合我们的互联网技能,会让我们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在团队中更有存在感,这是新平台带给我们的新机遇。
世界的瞬息万变,注定了我们没有办法一成不变,拥抱改变才是拥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