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苏州南京走出去经验 答好南通外经发展问卷

对外投资合作是南通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业务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前列。当前,纵观全省,苏州、南京、无锡位居全省境外投资前三强,对外承包工程南京遥遥领先,南通作为曾经对外承包劳务大市已然没有优势。为深入学习苏州“三大法宝”,全方位融入苏南,答好南通外经发展问卷,市商务局、外经协会组织各县(市)区商务局(经发局)分管局长、外经科长,专程赴苏州、南京两地考察学习走出去工作。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柳春,党组成员、贸促会副会长杨平参加活动。有关情况如下:

一、赴苏州、南京调研情况

(一)与苏州、南京两市商务局座谈

5月13日上午,调研组一行与苏州市商务局召开座谈会。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沈晶、四级调研员顾滨和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苏州片区综合协调局副局长赵建刚等同志参会。会上,沈晶副局长交流了苏州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情况;赵建刚副局长介绍了苏州工业园区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平台建设经验;黄柳春副局长就发扬苏州“三大法宝”精神,推动两市走出去工作积极有序发展做了交流发言。多年来,苏州境外投资总量始终位居全省第一,走出去推进举措处于领先水平,是南通外经战线学习的榜样。

14日上午,调研组一行赴南京市商务局召开工作交流会。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谈勇、外经处处长陈雷、副处长李丽、四级调研员余小平等同志参加交流。会上,两市商务局重点就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动地方企业与央企合作、加速境外产业聚集区推进、完善对外劳务合作风险处置等工作进行了业务探讨和经验交流。谈勇副局长指出,随着境外疫情日益加重,外经企业普遍面临境外安全防控和业务量萎缩的双重压力,南京商务局将进一步为企业提供政策和业务指导,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类服务保障工作,更精准地服务企业,助力企业渡过难关。黄柳春副局长表示,此次工作交流会深入、务实,后续将进一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更好地服务两地外经企业,助力企业走出去。

(二)与省进出口商会、南京外经协会交流

14日下午,调研组一行专程赴一起彩官方网站下载 ,汇报交流南通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合作方面工作,争取省进出口商会支持,助力南通外经高质量发展。省进出口商会执行会长马海宁和经贸业务、信息综合、行政事务、会员培训部门负责人参加交流。黄柳春副局长介绍了南通市对外承包工程、外派劳务和境外投资等方面情况,马海宁执行会长介绍了目前商会外经合作、外派劳务考试、外联等方面相关工作。双方就走出去开展对外投资、承包工程和劳务以及培训等合作进行了交流。

14日上午,南通外经协会还与南京市外经协会秘书长王宁洲等进行对接交流,建立两市友好外经协会关系,共同发挥协会平台作用,助力两地企业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南京外经协会推进会员企业与央企对接,支持优势企业海外发展形成合力,举办涉外企业新春联谊会,开展走出去企业和海外项目经理人评选等工作,值得南通外经协会学习借鉴。

(三)赴元禾控股、中江集团考察学习

13日下午,调研组一行参观了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展示馆,了解迈向全球高端产业链、境外投资服务平台、服务“一带一路”、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等情况。园区组建境外投资促进委员会、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推行境外投资企业备案和项目备案工作“单一窗口”模式,举办中国(苏州)境外投资与服务高峰论坛、金鸡湖境外投资服务联盟论坛等,为走出去企业提供集成化、专业化服务。调研组还听取了东沙湖基金小镇建设情况介绍,并赴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座谈。元禾控股董事、副总裁何鲲等高管参加交流,介绍了元禾控股情况和股权投资做法。元禾控股经过十多年发展,在基金管理规模、投资业绩,以及对新兴产业扶持力度方面都稳居国内股权投资机构前列。

14日下午,调研组一行赴中国江苏国际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学习交流。中江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李有纯,海外事业部、投资部、海外工程公司、人力资源公司和省海外合作投资公司派员参加座谈。李有纯副总介绍了中江集团近些年海外业务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项目。双方代表就当前海外工程市场开发、海外人才培养、劳务人员外派、境外投资及中阿产业园投建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和面临问题难题进行了充分交流。双方均表达了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愿望。

二、南通与苏州、南京外经情况

多年来,南通、苏州、南京均高度重视外经工作,认真落实国家提出的“对外投资平稳发展”要求,按照省市走出去高质量发展重点方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对外投资合作呈现稳步发展态势。

(一)对外直接投资

多年来,苏州、南京两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数和中方协议投资额始终位居全省一、二位。截至目前,苏州企业累计境外投资项目2080个,中方协议投资总额超270亿美元,项目遍布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项目50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70.7亿美元。2019年,苏州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6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30.15亿美元,均居全省第一;南京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2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14.57亿美元,均居全省第二;南通新批境外投资项目58个、中方协议投资额9.43亿美元,分别居全省第五、第四位。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环境和疫情影响,企业赴海外投资意愿有所下降。1-4月,苏州、南京和南通新批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分别为4.47亿美元、1.19亿美元、2.85亿美元,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五和第三位。

苏州、南京企业走出去形式多样,既有大量的绿地投资和海外并购,也有遍布全球的海外销售、服务网络,更有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和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项目。一大批走出去企业借助国际产能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提升了国际化经营水准。江苏永元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吸引入园企业116家,累计实际投资6.21亿美元,实现总产值13.1亿美元。中阿(联酋)产能合作示范园,由中江集团牵头,联合苏州工业园区、江宁、扬州和海门4个国家级开发区,共同组建江苏省海外合作投资有限公司,具体负责示范园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目前园区建设、金融服务等工作取得新进展,投资20亿元的龙道博特轮胎项目等首批4家入园企业已启动建设。我市如皋双马化工有限公司在印尼东加里曼丹岛建设农工贸合作区,2014年获批首家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

(二)对外承包工程

在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不管新签合同额还是完成营业额,多年来南京均位居榜首,南通处于第二。南京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长期在全省占比近40%。中材国际、中建安装、中江国际、苏美达成套、中石化南京工程公司等一批极具实力的央企和省属企业,在石油化工、电力工程、房屋建筑、水泥生产、地质勘探等领域形成专业竞争优势,通过EPC总承包、设计咨询、投资运营等多种方式,有效带动成套设备及技术标准走出去。2019年南京40家工程企业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31.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34.5亿美元,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6.5%和44.3%。今年1-4月份,南京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8.42亿美元、新签合同额5.87亿美元,占全省比重分别为41.3%和32.4%。

南通是闻名遐迩的建筑强市,拥有建筑特级资质企业24家、一级资质企业269家,共获得鲁班奖103项,总量位居全省、全国地级市之首。多年来,我市发挥建筑铁军优势,积极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揽总包工程、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取得较好业绩。“十三五”以来,南通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始终保持全省第二。2019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5.14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4.78亿美元,在全省占比分别为22.2%和19%。今年1-4月,我市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4.93亿美元,在全省占比24.2%,继续保持全省第二。同时,经过近几年快速发展,工程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得到提高,南通三建、南通建工和南通六建蝉联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250强。南通六建、南通三建承建的多个援外项目荣获国家境外工程鲁班奖。

(三)对外劳务合作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人民生活条件和质量大大改善,劳动力价格不断上升,加上社会逐步进入人口老龄化,一些80后、90后又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导致东部沿海地区人力资源日益紧张,对外劳务合作业务面临资源短缺困境,苏州、南京及南通对外劳务合作均呈现萎缩态势。各市对外劳务合作指导思想均为平稳发展,加强源头管控,引导劳务人员通过正规途径出国务工;同时引导企业加强与中西部地区对外劳务服务平台和大中专职业院校合作,推进业务逐步向医疗护理等高端劳务合作方向升级转型。

外派劳务主要包括工程项下和合作项下两类。在对外承包工程项下新派人员和期末在外人数,南京一直处于全省第一位,南通期末在外人数一直处于全省第二位。对外劳务合作项下,在2018年以前南通新派人员和期末在外人数均居全省第一,2018年起被南京超越,位居全省第二。2019年南京共新派各类劳务16935人,期末在外39736人,在全省占比分别为46.35%、42.05%。南通共新派各类劳务8050人,期末在外19320人,同比分别下降9.73%和18%。

三、工作启发及下步思路

通过此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南通在走出去方面,与苏州、南京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苏州、南京两市在走出去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值得南通借鉴。今后,我们将瞄准追赶目标,借鉴苏州南京走出去经验做法,突出走出去问题导向,创新举措、真抓实干,努力实现南通外经高质量发展。

(一)提升境外投资发展空间

苏州依托当前自身经济规模、对外开放、产业发展、区位交通等多方面的优势,境外投资呈现出制造业、服务业、资源开发和高科技四业并举的格局。在推进举措方面,市职能部门建立法律、金融、人才、投资促进和保障、宣传引导、企业家全球互助等六大走出去服务平台,创建“苏企海外通”软件服务系统,建立苏州市走出去企业家微信群等,助力企业走出去。南通与苏州一江之隔,但境外投资主体数量少、规模小,而且以纺织、服装、建筑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与苏州差距较大。我市要学习苏州境外投资服务经验,建立走出去服务联盟,引导企业借鉴苏州企业走出去实现购并、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做法,提升国际化发展空间;引导企业通过境外上市、境外发债等融资途径,开展境外高新技术研发、并购世界知名品牌、建立国际营销网络、开发资源能源等投资项目,带动高端制造业项目引进来,推动投资主体创新发展。

(二)探索境外园区建设模式

境外园区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中起到重要作用。苏州、南京在境外园区建设方面起步较早,既有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又有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目前这些园区均形成了一定规模,吸引了上下游企业入驻,甚至跨国公司入驻。我市如皋双马印尼东加里丹曼岛农工贸合作区虽获批首家省级境外产业集聚区,但由于园区选址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滞后,配套设施不完善,加上农工贸产业特点,园区企业入驻率较低。我市要学习先进地区境外园区建设经验,引导企业开展境外园区建设,重点推进如皋双马印尼农工贸合作区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加快基础建设、推荐合作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在互联网+物流、平台+服务、平台+产业投资、平台+基础设施投资等方面加大研究,探求多元化运营发展模式,提高园区竞争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三)提升对外承包工程质量

南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与南京企业相比,市场能力、设计能力、融资能力均有欠缺。南京拥有一批极具实力的重点企业,在石油化工、电力工程、水泥生产、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专业竞争优势,业务涵盖EPC总承包、设计咨询、投资运营等多种方式。南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均为民营企业,而且以房建为主,资金实力和综合经营能力相对不足,而且大多融资能力差。面对国际承包市场往往可望而不可及,即使有些企业进入了国际市场,也只能做大型国际工程承包企业的施工分包,有的企业干脆只能做一些劳务分包。下阶段,我市要围绕“一带一路”工作要点,加强与建设、交通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推动电力、通信、成套设备等优势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重点建筑企业探索以“工程承包+融资”、“工程承包+融资+运营”等方式承揽附加值较高的总包工程;引导企业加强与央企及省属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共赢发展。

(四)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

苏州汇集大量外资企业,储备大量熟悉跨国投资通行规则、国际惯例的人才;南京对外承包工程主体以央企、省属企业为主,总包项目较多,拥有一批熟悉商务、法律、项目管理及施工人才队伍。南通企业普遍缺少清晰的国际化理念和国际化战略,缺乏对国际规则的充分认识,在实施走出去过程中,缺乏复合型国际化人才,不善于利用金融保险、专业咨询等各类机构的服务,跨国经营管理能力不强。同时,南通与南京、苏州相比,高等院校较少,优秀毕业生和高端、高层次人才比较稀缺。我市要探索建立走出去人才保障机制,定期举办跨国经营人才培训班,根据走出去国家国情,帮助企业培养一批通晓当地语言、熟知当地法律法规、了解当地文化风俗的跨文化复合型人才;进一步推进政校企合作,组织企业走出去招聘和引进国际化人才,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培育优秀人才,并积极探索使用本土化人才,为企业海外拓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五)增强走出去综合服务水平

学习南京及温州、宁波等地走出去综合服务经验,充分发挥外经行业协会作用,探索成立走出去企业联盟和服务联盟,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不断完善信息服务、项目合作、融资担保、风险管控、商务培训、法律服务、海外联络、扶持促进和人力资源对接等服务机制,全程跟踪服务对外投资合作项目。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建立走出去企业库和项目库,联合发改、外管等部门建立会商协调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发展难题。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对接,争取国家、省属政策性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对企业走出去融资和贷款帮助,支持企业开展海外投资并购、产业园区建设和工程总承包。加强与中信保和商业保险机构对接,引导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统保平台政策,积极投保海外投资保险、境外人员意外伤害保险和绑架勒索险,从源头上降低走出去风险。

  • 分享:
活动报名
企业名称:
姓名:
职务:
手机:
备注: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