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市场现状及思考
还记得一九九八年的那些事儿吗?一首《相约九八》传遍街头巷尾,歌唱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在憧憬未来的歌声中,第一家全中文搜索引擎-搜狐网成立,BATJ中的两大巨头腾讯、京东也相继成立,中国社会处处都在孕育着新的生命。
而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隅,有一个名叫“开元”的小家伙也在悄然萌芽。它就是中国第一只公募基金,也是中国第一支封闭式公募基金,它的出现真正意义上拉开了中国证券基金投资业发展的大幕。
转眼间,中国公募基金已经迎来第二十三个年头。回顾过去的二十二年,中国公募基金从无到有,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公募基金硕果累累
二十余年来,公募基金市场不断扩大,已从单一的封闭式基金发展到开放式、封闭式基金共存。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境内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金融机构已达到143家;基金数量突破6,000只,达到6,544只;基金规模也已经达到14.77万亿元。
中国公募基金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类型从单一到多样化。在茁壮成长中,公募基金已经成为投资者青睐的投资工具之一。根据Wind数据,2019年6月30日持有公募基金的总户数已达到20亿户。那么这20亿个基金账户又是如何配置公募基金的呢?
二、市场偏爱开放式基金
按照运作方式分类,正在运作的6,544只公募基金中,开放式基金有5,683只,占公募基金数量的87%,封闭式基金861只,占公募基金数量的13%;在总规模约为14.77万元的公募基金中,开放式基金规模13.16万亿元,占公募基金总规模的89%,封闭式基金规模为1.60万亿元,不到公募基金总规模的11%。如图1所示。
图1: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数量及规模情况
公募市场中,无论是数量还是规模,开放式基金约占据了市场的九成,封闭式基金在公募市场中显得微不足道。那么在开放式基金内部,不同风险类型的基金之间,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三、投资者风险偏好较低
不同风险类型的基金数量代表了基金公司发行的偏好。在开放式基金内部,如图2所示,混合基金数量最多,达到2,593只,占开放式基金数量的近46%;其次是债券基金,基金数量为1,471只,约占开放式基金数量的四分之一;而股票基金仅有1,135只,约占开放式基金数量的五分之一。
基金公司倾向于发行风险低于股票基金、收益高于债券基金的股债混合基金,以及低风险的债券基金。
图2:不同风险类型的开放式公募基金数量分布
基金规模可以代表投资者的选择。如图3所示,从规模上看,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及债券基金规模合计占开放式基金的近75%;混合基金、股票基金占比分别为14%、10%。投资者更加青睐低风险的货币基金及债券基金。
图3:不同风险类型的开放式基金规模分布
从供需双方看,供给方基金公司参与股票市场的热情高于需求方投资者,相较基金公司,投资者偏保守,这也就导致股票型公募基金的净值仅占A股总市值的2%左右。为何公募基金配置A股的比例如此之低?
四、赚钱效应差导致股票基金规模偏小
多年来基金圈一直存在“基金赚钱基民亏钱”的怪圈。根据Wind数据,2019年6月30日股票基金的持有人中,机构投资者持有的份额仅占总份额的37%,即个人投资者是股票基金的主力,个人投资者的收益又如何呢?
根据2020年1月景顺长城基金、蚂蚁财富等机构发布的《权益类基金个人投资者调研白皮书》数据显示,投资者持有基金时间普遍短于1年,且1年内的收益并不理想。而投资者错选错配基金、盲目跟风投资,又增加了收益不佳的可能性。具体来看:
1. 错选错配、盲目跟风投资基金降低了投资盈利的可能性
选择基金是投资基金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个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资者最终是赚钱还是亏钱。如此重要的环节,投资者理应慎之又慎,但实际决策时,投资者却是比较草率,集中体现在投资者投资的基金与其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
投资者通常会忽视自身的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而选择了与之不匹配的基金。目前公募市场上的基金已经超过6,000只,每只基金所蕴含的风险、收益均不同,通常是高风险、高收益。而投资者经常被基金管理人及基金经理过往亮眼的业绩所吸引,而忽视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是否与自身的投资理念匹配、收益背后的风险是否是自己可以承受的,而去盲目跟风购买基金。
如果投资者不能承受净值波动的风险,就会出现:一旦基金单位净值跌破成本价,投资者就将份额赎回额情况,投资面临亏损。
2.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较短
按照定投方式和一次性投入分类,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时间分布分别如图4、图5所示。
根据图4,在定投方式下,持有单只基金时间在1年以内的投资者占比超过60%,根据图5,在一次性投入的情况下,该比例则超过70%,即大多数投资者自认(申)够起一年之内就会将基金赎回。
3.投资者收益与持有基金时间基本呈正向关系
图6:股票基金个人投资者持有单只基金的平均时间及收益情况
如图6所示,投资收益与投资时间大致呈正相关。持有单只基金在3个月至半年之间的投资者,盈利比例最低,约为44%;持有基金5年以上的投资者,盈利比列最高,达到82%。整体上,投资者持有时间越长,盈利的可能性越高;持有基金时间越短,亏损的可能性越高。
综上所述,投资者错选错配基金、较短的投资时间通常会降低盈利的可能性,导致收益不理想。基民在赚钱效应差的情况下,也就自然而然的不会选择股票基金,股票基金的规模偏小。
五、做时间的朋友
巴菲特曾说过:成功地投资需要时间和耐心。这也是经过反复验证的投资真理。成功的基金投资也同样需要耐心和坚持,有耐心、持有基金时间长的投资者,往往会笑到最后。
(汇鸿中锦 崔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