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一带一路”倡议 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
2018年在南通市商务局和海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帮助下,在我市外经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全市外经战线同志危中寻机、求实创新,全力推进企业国际化进程,全面提升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劳务发展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指标完成情况
1-12月份,我市新批境外投资项目8个,实现中方协议投资额8.69亿美元,完成南通市局下达目标任务(2.8亿美元)的306.67%。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1.51亿美元,完成南通市局下达目标任务(1.8亿美元)的83.86%。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1.强化服务引导力度,加快企业境外投资步伐。先后组织企业参加省、南通市举办的国别投资环境说明会、江苏银行走出去项目推进会、宣传“走出去”扶持促进政策、高级管理人才培训等活动,增进了企业对重点国别投资环境和政策的了解,加快了企业国际化进程,提升了跨国经营管理水平。组织开展全市境外投资专题调研,掌握我市产业转移趋势和影响,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走出去”。跟踪天楹集团和联发集团等重点境外投资项目,主动提供便捷优质服务,引导企业积极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整合境内外管理经验、技术资源,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国际化一流企业。
2.深化交流合作机制,力促企业转型升级。鉴于劳务企业发展处于瓶颈期,我们积极探索劳务市场新模式。近年来,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建设,积极探索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工作,主动为海安企业与国企、央企搭建交流合作平台。2018年我市国联国际劳务公司成功与北京建工开始合作,共同开发以色列建筑市场,此次合作进一步拓展了与央企合作的规模、领域和层次,推进我市对外承包劳务转型升级。同时我局积极联络民营银行(华夏银行),引导企业强化与金融机构合作,帮助企业解决“走出去”融资、保函等难题,推动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了境外工程项目的承揽能力。
3.提升平台服务能力,强化服务与监管力度。根据我市对外劳务服务平台现状,组织平台和企业赴其他地区开展对接交流,积极寻求项目合作。同时总结各地平台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及时修订对外劳务服务平台综合评价办法。2018年6月省商务厅、财政厅领导莅临我市平台进行平台绩效检查,12月吉林省商务厅一行来我平台进行交流学习,对我市平台运转情况和下步规划给予了充分肯定,这必将为我市平台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对于劳务市场的管理我们一直坚持服务引导和事前事中监管双结合的原则,多年来我们一直注重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和宣传方式,确保宣传全覆盖、无死角。同时强化对企业劳务项目和劳务市场的日常监管,完善对外劳务管理系统,促进对外劳务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外派项目审查备案和外派劳务出国前适应性培训,积极协调处理外派劳务纠纷和投诉,保障劳务人员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018年劳务信访处置率100%。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外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市在走出去工作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装备制造行业没有真正走出去。面对国内外新的发展形势,我市装备制造业企业在“一带一路”倡议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浪潮中,缺乏抢占国际市场份额的冲劲和跨国经营的能力,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能够合理的整合利用国内外资源。有的企业虽然有走出去的愿望,但是存在缩手缩脚、后劲不足的现象。
2、承包工程体量偏小。我市对外承包工程企业“走出去”实力和水平与其他县市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导致目前实现的对外承包工程体量和总量总体偏小。我市真正实现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只有南通苏中、江苏鹏飞和江苏达欣3家企业,每年的实际营业额也就在10000万美元左右。近年来,面对国内建筑市场逐渐萎缩的现实,我市部分建筑企业也想借“一带一路”东风,积极开展境外承包工程项目建设。但由于无法对国外市场及行情作出准确的评估和预测,加上缺乏国际谈判的经验,导致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处处碰壁,最终是意向性项目多,落地项目少。
四、2019年工作思路及措施办法
(一)工作思路
2019年是完成“十三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实现我市外经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市外经工作要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引,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做大境外投资、做强海外工程、做亮对外劳务,加强外经外贸整体联动,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不断增强企业跨国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由外经大市向外经强市的跨越。
(二)工作目标
实现境外投资中方协议额2.5亿美元,实现承包劳务营业额2亿美元,培育1个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企业,努力打造对外经济合作综合服务中心品牌建设。
(三)相关举措
一是组织领导和政策引导两手抓。当前是全市开放型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加快实施新时期走出去国家战略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我们将出台《(2019-2021)开放型经济创新提升、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海安市关于促进外经贸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及《2019年外经工作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将亲自率团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企业海外创业和转型发展情况,寻求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企业走出去与沿线国家合作发展之路,推动我市更多企业走出去,支持企业加快境外产业园区建设,促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二是引导企业加快境外投资步伐。我们将认真组织我市企业积极参加省、南通市组织的国别情况投资说明会、“走出去”政策培训会、“走出去企业”管理人才培训会等活动;组织3-4批次的团组赴“一带一路”相关国家或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项目对接,帮助企业进一步了解投资国的政策法律、产业结构和风土人情,提升投资信心,加快投资步伐。重点鼓励我县纺织服装、锻压机械、建材成套设备、钢结构、输变电、电梯等制造业的重点企业加快实施境外投资,抢占国际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的国际化合作水平。
三是做大对外承包工作规模。我们将致力于服务我市的水泥机械、环保设备、建筑三大产业的境外项目推进,通过境外总包工程项目带动我市装备制造业的“走出去”,实现外经贸共同发展。通过水泥机械、环保等行业境外投资成功的事例,倒逼我市建筑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我市有建筑特级和一级资质的企业强化与央企、国企的深度合作,通过“抱团作战”、“借船出海”等方式,力争在对外工程总包上有所突破,实现我市建筑业境外市场份额的迅速扩大。
四是做好对外经济合作综合服务中心的品牌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要求和对外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我们主要从升级功能软件、拓展服务范围、强化能力建设、做好宣传推介四个方面入手,力争通过2-3年的建设,将外派劳务服务中心打造成集开展国际劳务合作、对外工程承包、境外投资等业务于一体的海安市对外经济合作综合服务中心,为我市外经企业和广大市民提供更为优质便捷的服务,促进我市对外经济合作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