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跨境合作”护航 中行“助力”进博会江苏交易团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在国家会展中心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18年中国“四大主场外交活动”收官之作的进博会,彰显着中国主动拥抱世界市场,新时代对外开放的信心和决心。

“进口博览会是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进博会上3600多家参展企业全部来自境外,而规模庞大的采购商中,则有相当大比例是中国国内企业。作为首届进博会唯一银行类服务支持企业,中国银行要做的就是成为中外企业贸易沟通的桥梁,为全球企业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保障!”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副行长徐效强出席6号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时表示,江苏是经济大省和开放大省,此次江苏交易团规模大、质量高、成交意向迫切,江苏中行将以积极的姿态,发挥国际化优势,保障江苏更多采购商顺利与境外展商达成合作。

徐效强行长接受记者采访

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精准构建跨境平台

据徐行长介绍,本次进博会中国银行承办了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中意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暨中意经贸合作论坛、人民币国际化主题论坛等多项活动,其中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也是本次进博会的重头戏。供需对接会以“中银全球中小企业跨境撮合服务”为核心,从11月6日至8日持续三天,共有超过1000家海外展商与6000多家境内客商参与,超过6000次“一对一”洽谈,全面覆盖本届进博会智能及高端装备、消费电子及家电、汽车、服装服饰及日用消费品、食品及农产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7大展区。其中,江苏中行邀约了近1000名客商,将参加40多轮次的洽谈,邀约人数位列全国第二。

徐效强行长倾听苏企需求

“一直以来,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造就业、活跃市场、培育企业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调研显示,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市场发展潜力有限,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拥有广阔的市场,但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困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世界性难题。” 徐行长称,从商业全球化的角度来看,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不是因为缺乏资金,而是因为企业经营相对封闭,缺乏全球性的互联互通和优势互补,导致发展遇到瓶颈。中行举办此次展商客商供需对接会,就是为全球企业构建互联互通平台,精准助力中小企业实现跨境合作,分享全球价值链的商机。

据徐行长介绍,进博会前,中国银行已在全球举办49场跨境撮合对接会,吸引来自五大洲80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家中外企业参与,受到各国政商界的广泛赞誉,“中行将跨境撮合对接会带进首届进博会,我们希望这次机遇,最大限度满足江苏交易团对接需求,帮助中小企业融入全球资金链、价值链、产业链,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难题。”

全方位金融服务,保障沟通顺畅交易顺利

根据进口博览会展商、采购商的全球化业务需求,中国银行创新金融服务,全方位保障进口博览会。“根据境外展商需求,中行计划提供可用于参会个人客户现场购买商品的快捷扫码跨境支付服务,协助展商实现现场展品的全销售,解决后续未销售展品还需安排运输带回的问题,提升展商参展体验。而对于在进口博览会期间达成交易意向的展商及采购商,中行也将提供专属融资解决方案,为买卖双方达成合作意向提供信用支持和融资便利。”徐行长介绍,进口博览会期间,中国银行为参展商、采购商提供咨询、开户、汇兑、结算、担保、投资、融资、现金管理、协助报关在内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

“这次江苏中行派出89名志愿者参与现场服务保障工作,主要负责提供包括英语、韩语、日语、波兰语等多语种的翻译服务。”徐行长称,这些志愿者上岗前都在上海国际金融研修院进行了统一集训,培训模拟的场景非常真实,每一个参训人员都体验了展商、客商、翻译助理的角色。徐行长将江苏中行的服务工作总结为“四个一”:一随,即每家客商都有一名服务人员贴近服务,伴随客户全程参加活动;一译,即每家客商在参加对接会的过程中,都有一名翻译助理提供语言服务;一表,即每家客商在对接结束后,中行服务人员都将提供跟踪服务,通过一张表来记录对接成效及服务需求;一策,即每家客商在结束对接会交流后,中行都会结合客商需求,为其量身定制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和策略。

“我希望江苏企业都能在对接会上找到目标,抓住机遇,达成购买意向!”徐行长表示江苏中行将在三天的时间中持续助力苏企的“采购之旅”。

  • 分享:
活动报名
企业名称:
姓名:
职务:
手机:
备注: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Baidu
map